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由于对该疾病的早期识别率较低,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干预危险因素为主,其中H型高血压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终末期(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微炎症状态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普通存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作为近期热门研究炎症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容易获取,其水平变化可为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提供一定的预见性。本文将对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发病因素,炎症状态、指标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发生机制以及NLR、PLR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早期肾损害的识别与重视。
基金
2020年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名称:血清可溶性CD146在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老年群体中的应用价值
编号:YJSCX-MY41)。
作者简介
王晨彤(1996—),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住院医师、老年人微生态失调的相关性疾病及其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老年医学。通讯作者:卢林(1969—),男,硕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