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饮茶与健康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茶对人体的营养功能和药理功能 ,茶在抗癌、抗突变、抗高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衰老、增强免疫机能、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抗辐射损伤、健齿防龋、消除口臭、杀菌抗病毒、防治肝病、兴奋、利尿、助消化。
作者
唐庆华
机构地区
安徽省黄山茶校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第3期17-19,共3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关键词
茶叶成分
药理作用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0
1
孙晓萌,金哲雄.
植物多酚降低吸烟烟气毒性作用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1):51-54.
被引量:7
2
王丁刚,陈国华,王淑如.
茶叶多糖的降血糖、抗炎及碳粒廓清作用[J]
.茶叶科学,1991,11(2):173-174.
被引量:57
3
徐美奕,丁航.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三种初级形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4):87-89.
被引量:7
4
郑红发,黄亚辉,刘霞林,王旭.
γ—氨基丁酸的药理作用[J]
.茶叶通讯,2004,31(4):14-18.
被引量:32
5
汪东风,谢晓凤,王泽农,杨敏,张阳春.
粗老茶中的多糖含量及其保健作用[J]
.茶叶科学,1994,14(1):73-74.
被引量:71
6
张冬英,施兆鹏,刘亚林.
普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1):43-44.
被引量:34
7
张奇,杜琪珍.
逆流色谱技术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3):159-161.
被引量:3
8
揭国良,何普明,丁仁凤.
普洱茶抗氧化特性的初步研究[J]
.茶叶,2005,31(3):162-165.
被引量:30
9
罗雪梅,余勤,邓志群,侯任环,李哲怀.
普洱茶辐照杀螨效果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7(2):93-97.
被引量:6
10
王霞,高丽娟,林炳昌.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分离与制备[J]
.食品科学,2005,26(9):242-246.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
1
魏志文,李大祥,宛晓春,凌铁军.
儿茶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41-146.
被引量:9
2
李菊,张荣平,郑梅.
普洱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23.
被引量:4
3
吴春兰.
综述饮茶与健康的关系[J]
.广东茶业,2011(6):11-14.
被引量:5
4
姜昌镐,刘钰檩,李天洙,辛明龙,张海彬,李俊杰,郑长斌,李香俊.
绿茶粉对糖尿病模型豚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9-15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魏志文,宛晓春,李大祥,凌铁军.
茶叶中槲皮素单体的分离与制备[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3):187-190.
被引量:7
2
赖榕辉,黄亚辉.
中低压柱层析分离儿茶素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2,28(2):165-170.
被引量:6
3
郭琳博,李宇华,周婧,岳溪,陈湘宁.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柿子中儿茶素及表儿茶素[J]
.中国食品学报,2012,12(8):47-52.
被引量:8
4
林丹,李春苗,鲜殊,王玺,宛晓春,凌铁军,李大祥.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制备儿茶素单体[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1):92-95.
被引量:7
5
李娟,史云东,申太波,徐斌,刘健仙,李锦坤.
普洱茶矿质元素溶出计量特征研究[J]
.食品科技,2013,38(10):292-296.
6
周文杰,杨建,张瑞娟,万茵,韩蓓.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1胞外发酵产物对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1):123-127.
被引量:3
7
孔祥密,王培卿,康文艺.
决明子生品及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2):248-251.
8
刘春,刘建,龚加顺.
不同发酵原料对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9):125-127.
9
潘以琳,李进,李祥,陈建伟.
D101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板蓝根木脂素活性部位的工艺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4):579-582.
被引量:4
10
吴春兰,黄亚辉,赖幸菲,赖榕辉,张敏,赵文霞,赵文芳.
γ-氨基丁酸(GABA)毛叶茶品质成分分析[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3):411-418.
被引量:8
1
王汉生.
茶与人体健康[J]
.广东茶叶,1995(2):21-28.
被引量:7
2
周燕波,陈启荣,徐光耀.
茶叶成分及其医疗价值[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1):16-18.
被引量:11
3
樊林.
按摩两穴位可治口臭[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1(10):58-58.
4
饮茶有益健康新研究[J]
.茶报,2001(3):24-24.
5
许长照,张瑜瑶,杨淑琴,缪莉,秦成娣.
健齿灵含服液治疗牙周病及复发性口腔溃疡31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1):51-51.
6
王文生,王晓闻,刘喜文.
马齿苋的营养功能及开发利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6(5):17-17.
7
金亭亭,孙兆林,江蔚新.
绞股蓝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30-32.
被引量:32
8
李中东.
预防性静滴氨基酸有用吗[J]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08(10):43-43.
9
贾海泉,金宏.
大豆异黄酮抗辐射损伤的作用[J]
.氨基酸杂志,2004,26(2):49-52.
被引量:5
10
陈锡文,管敏强.
三七总皂甙对小鼠抗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6):559-560.
被引量:19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