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其他三个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数学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符号、图形、数字的化身,是一项单调、枯燥的程序性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是在语文上得到表现,数学则是被作为对立面,往往侧重在教会学生怎样解题。但是,教授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也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唯一目标,它需要与其他活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影响学习活动的众多因素中,认知起操作作用,承担着知识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的任务;而情感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调节等任务。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 周艳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 2016年第10期00212-00212,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