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秦巴山区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秦指秦岭山脉,巴指大巴山脉。秦巴山区就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其主体位于陕南地区。陕西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严重的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众多地质次生灾害中,滑坡灾害又成为各类地质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分析了该地区滑坡地质灾害,总结了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理。
作者
张金森
李波
机构地区
陕西地质一队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7期00177-00178,共2页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地质灾害
滑坡
孕灾环境
发生机理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1
王成华,邓宏艳,薛宁波.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新农村房屋建设选址理论与方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z1):1-5.
被引量:14
2
姜广辉,张凤荣,颜国强,宋伟.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4):60-65.
被引量:62
3
樊绯,吴得文,陈铁柱.
农村聚落选址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4):462-467.
被引量:17
4
李迅.
以城乡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J]
.上海城市管理,2010,19(3):2-3.
被引量:3
5
张宏元,王倩,郑雄彬.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城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兼论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途径与典型模式[J]
.规划师,2011,27(4):10-15.
被引量:14
6
马燕玲.
对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J]
.甘肃科技,2012,28(12):1-3.
被引量:7
7
贾长安,李丹霞.
陕南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区域战略定位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9):182-184.
被引量:3
8
单正英,李何超.
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灾后重建规划为例[J]
.土壤,2013,45(2):361-365.
被引量:9
9
梁甜,杨霏.
基于GIS的山地区域农村居民点选址研究——以涪陵区焦石镇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139-140.
被引量:5
10
罗庆,樊新生,高更和,杨慧敏.
秦巴山区贫困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6,36(4):126-132.
被引量:86
引证文献
1
1
周伟,高雪松,凌静,贾凡凡,蒋远胜,邓良基.
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聚落布局TR-SE模式研究与应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33(6):86-9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寇相玮,李伟芳,姜文达,毛菁旭,赵柯.
宁波四明山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山地学报,2018,36(5):784-791.
被引量:14
2
蔡晓波,谢沂希,赵芹芹,谢倩林,曹鸿俊.
县域空间规划技术路线和空间分类体系探讨[J]
.四川农业科技,2019,0(9):55-58.
被引量:3
3
WU Shaolin,DI Baofeng,Susan L.USTIN,Constantine A.STAMATOPOULOS,LI Jierui,ZUO Qi,WU Xiao,AI Nanshan.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dominant factors in geospatial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22,32(5):873-891.
被引量:6
1
孙果梅,况明生,曲华.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
.陕西地质,2004,22(2):78-83.
被引量:5
2
涂怀奎.
嘉陵江、汉水上游砂金的分布特征和成矿条件[J]
.铀矿地质,1989,5(4):226-230.
被引量:2
3
孙果梅,况明生,曲华.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40-243.
被引量:29
4
今年我国旱涝灾害将重于去年[J]
.中国减灾,2006(5):36-36.
5
卫强.
西藏牛踏沟至中坝段公路溜砂灾害形成机理及处治技术初探[J]
.西藏科技,2008(12):71-73.
被引量:1
6
任亮,王晓峰,曾昭昭.
陕西秦巴山区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精度评价[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87-97.
被引量:7
7
曾昭昭,王晓峰,任亮.
基于GWR模型的陕西秦巴山区TRMM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7,40(1):26-36.
被引量:16
8
赵炳清,周运中.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之质疑——与周宏伟先生商榷[J]
.历史地理,2013(2):349-357.
被引量:2
9
赵永国.
陕西秦巴山区的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
.灾害学,1990,5(1):39-43.
被引量:6
10
谯季蓉,林锦瑞,章淹.
南水北调中线地区旱涝变化的长期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2(4):18-25.
被引量:5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