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形势下要做好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必须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 ,以严格的管理为条件 ,不断发挥团组织及初级群体的作用 ,注重领导、教练员的人格力量 ,同时不断完善运动员的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
刘云
机构地区
安徽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出处
《安徽体育科技》
2001年第3期116-117,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Sports Science
关键词
素质
管理
人格力量
社会支持系统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1
1
王尊荣.
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浅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57-58.
被引量:5
2
赵霞.
关于做好领队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3):124-126.
被引量:2
3
杜娟,韩承山.
略论人格魅力与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J]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4):123-124.
被引量:7
4
张旭光.高校竞技成长的烦恼[J].中国体育报(第3版),2002,.
5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6—29.
6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2.
7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36.
8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3-121.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Z].,1999..
10
.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G].,2000..
引证文献
4
1
徐雪萍,尤维娜.
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 为决战十运会汇聚精神动力[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4-16.
2
龙斌,李芳,李亚俊.
对新形势下优秀运动队领队工作性质、特点及应具备的素质的探骊[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17-19.
被引量:1
3
龙斌,李芳,李亚俊,吕平元,薛新轩,吕万刚,胡定未,朱云程.
优秀运动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19-23.
被引量:3
4
刘春忠.
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体育科学研究,2003,7(2):4-7.
被引量:40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向茂娟,曹峰,王子铭,王志强.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策略研究[J]
.体育视野,2022(20):131-133.
2
陈玉霞,赵更吉,王阳春.
非体院大学运动队队员成绩管理办法[J]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5):119-121.
3
马志洋.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综述[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56-58.
被引量:7
4
张晓静,张秋艳.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发展问题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2):23-25.
被引量:7
5
刘龙.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班导师制的研究[J]
.运动,2013(10):5-6.
6
马艳云,常青.
太原科技大学高水平田径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0,2(9):55-56.
7
王伟,孟光.
激励理论在普通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运用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108-110.
被引量:10
8
韩国星,曹景川,张爱果,张东.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S2):16-18.
被引量:1
9
顾城.
制约高校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12-113.
被引量:5
10
陈玉霞.
非体院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目标[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103-105.
被引量:2
1
邓晟.
拳手的人格力量[J]
.财经,2005,0(8):111-111.
2
褚翔.
试论篮球运动中的人格力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140-142.
3
李秋玲.
人格力量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4-136.
4
张耀.
论少年儿童射击训练中几种品质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5,0(63):101-101.
5
汪文奇.
我国老年人的体育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8-1480.
被引量:28
6
赵胜国,邰崇禧,姚磊,金庆凯.
构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11-15.
被引量:12
7
刘玉金.
我国优秀体操教练员人格文化的理论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S1):80-81.
8
马永红.
奥运奖牌与体育的人文精神[J]
.体育文史,2001(1):26-26.
被引量:1
9
姚丽琴,倪雪芬.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及其社会效应[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80-80.
10
张召辉,唐风新.
怎样开展好团内活动[J]
.民营科技,2008(2):114-114.
安徽体育科技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