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荀子理想人格理论及其实践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塑造、培育与实践是中国历史从文明发展的开始到今天不可避免地讨论的一个话题,同时,其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国家分裂,人民失所,在这一时期,如何维护国家统一与塑造理想人格成为主要的时代使命,生逢乱世的荀子,从自己的理论与现实出发,担负起'时代责任',设计着与倡导着'理想人格'理论及其实践.
作者 刘红伟
出处 《人文之友》 2019年第11期83-83,共1页
作者简介 刘红伟(1997.08~),男,汉族,甘肃渭源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2

  • 1[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15.
  • 2牟宗三.名家与苟子[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
  • 3王天海.苟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4[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7.
  • 5《致士》.
  • 6陈大齐.苟子学说[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56.
  • 7李涤生.苟子集释[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
  • 8鲍国顺.《苟子学说析论》,华正书局1993年版,第150页.
  • 9.《劝学》[M].,..
  • 10陈大齐.《荀子学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