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童年创伤经历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童年创伤经历严重影响个体的心身发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童年创伤经历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童年创伤经历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童年创伤经历的干预和预防,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重在创伤的预防和干预,采用实验和追踪研究的方法等方面展开。
作者
陈红敏
机构地区
北京工商大学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第A01期411-411,共1页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JYB017)资助
关键词
儿童期
创伤经历
研究现状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凌宇,杨娟,钟斌,章晨晨,姚树桥.
童年创伤经历与自尊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54-56.
被引量:59
2
崔丽霞,罗小婧,肖晶.
儿童期创伤对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图式中介特异性研究[J]
.心理学报,2011,43(10):1163-1174.
被引量:59
3
陆凤英,汤永隆,谢琼霜,邓雅,刘晓军.
儿童虐待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的中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4):73-77.
被引量:5
4
杨世昌,杜爱玲,张亚林.
国内儿童受虐状况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52-554.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12
1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受虐儿童个性特征初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17-618.
被引量:19
2
申继亮,唐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在老年人中的使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42-344.
被引量:233
3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
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77-379.
被引量:100
4
李鹤展,张亚林,周永红,张迎黎,王国强,杨世昌.
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93-695.
被引量:28
5
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赵幸福,李茹,李英,张艳青.
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0-42.
被引量:215
6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被引量:3099
7
胡纪泽,吴东辉,刘仁刚,丁树明,冯征,董松玉,曹长安,胡赤怡,林雄标,舒明跃,吴怀安,方莉,唐卓如,包刚.
抑郁障碍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98-100.
被引量:38
8
潘建平,李玉凤.
儿童忽视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78-381.
被引量:47
9
阎燕燕,孟宪璋.
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08-209.
被引量:46
10
黄群明,赵幸福,林汉民,刘永忠,尹祚平,周云飞.
高中生应付方式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90-9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41
1
夏蕾,黄华涛,王立菲.
军校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中的中介作用[J]
.职业与健康,2020(20):2847-2850.
2
李隽.
中国存在虐待儿童吗?——对专业人士虐儿观的话语分析[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2):91-117.
被引量:1
3
岳鹏飞,张嘉鑫.
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学业拖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22(2):90-96.
被引量:3
4
熊美佳,谢红涛,孙莉,施丽燕.
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与团体心理治疗进展[J]
.心理月刊,2023(24):222-224.
被引量:4
5
张心怡.
心理虐待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干预[J]
.心理月刊,2023(7):234-240.
6
黄晨玮,冯琪云,张博睿,康育玮,任慧广,张帆.
军校医学生儿童期创伤对抑郁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J]
.心理月刊,2021(15):21-23.
被引量:2
7
伍艳,杨春,彩健.
童年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0,0(10):10-11.
被引量:1
8
刘霞,张跃兵.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抑郁症状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关系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9):951-954.
被引量:7
9
杨世昌,杜爱玲,王新友,李恒芬.
受虐儿童父母个性特征及其情感表达方式[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85-787.
被引量:5
10
蒋奖,许燕.
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642-645.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30
1
罗峥,郭德俊.
当代情绪发展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2002,25(3):310-313.
被引量:26
2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4207
3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杨世昌.
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05-107.
被引量:387
4
李思特.
儿童期受虐待及其后果[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1):28-31.
被引量:19
5
安芹,贾晓明,李波.
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8):607-608.
被引量:8
6
卞崔冬,何筱衍,钱洁,吴文源,李春波.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5):136-140.
被引量:219
7
张春雨,张进辅,张静秋,张苹平.
述情障碍成因的认知及社会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98-409.
被引量:65
8
赵冬梅.
儿童虐待与儿童忽视对心理创伤的影响[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5):25-29.
被引量:7
9
耿亚琴,许勤,刘惠贤,许湘丽.
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在多发伤幸存者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03-1005.
被引量:35
10
陈健,燕良轼,周丽华.
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34-736.
被引量:248
引证文献
4
1
谢诗林,陈子英,郑心语,谢玲平.
大学生童年期创伤、述情障碍和婚恋观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4(8):104-106.
被引量:1
2
丁红艳,李业平,黄书才,夏仲,王雪云.
童年创伤经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4):376-378.
被引量:5
3
王磊.
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对快感缺失的影响:自我同情的中介效应[J]
.心理月刊,2025,20(6):37-40.
4
冼翠欣,梁宝文,禹玉兰.
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及其对心理成长的影响[J]
.心理学进展,2021,11(10):2381-23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洪文娟,李密,侯庆红,罗明英,胡承平,刘卫青.
大学生童年期社会挫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6):988-992.
被引量:2
2
汪敏涛.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调查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5):170-172.
被引量:2
3
王吉,王妍,冯亚静,宁艳娇,梁金屏.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与童年创伤的相关性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2):426-429.
被引量:1
4
黎日晴,禹玉兰.
自尊在童年期不良经历和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间的中介作用[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4,42(4):437-440.
5
付瑞,舒忙巧,王文栋,郭新强,王新荣,康晓刚.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5,31(3):425-429.
6
苏镜丰,冯霞,陈曲亮,赵颖琳,黄庆军,方泽漫,张瀚迪.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与童年创伤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5,35(3):211-214.
7
吕阳,陈亚莉,许双.
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研究述评:外显-内隐视角[J]
.心理月刊,2025,20(11):223-226.
1
刘勉,苏亚玲,莫晓红.
积极取向小组干预对创伤经历大一新生心理症状的效果研究[J]
.学周刊,2019(13):186-187.
2
王歆昱.
创伤理论视角下的喧嚣与骚动[J]
.海外英语,2019(4):208-209.
被引量:1
3
王佩.
高校学生违纪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2019(13):18-19.
被引量:1
4
范政,王淑合.
校园被欺凌者易被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19(3):60-64.
被引量:3
5
来庆平.
孕中晚期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妊娠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6):752-755.
被引量:20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 第A0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