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数字时代民主的迷思——数字技术的影响及其限度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及其在政治领域的广泛渗透,催生了数字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数字民主试图在生产协商实践机会、推动个体化政治与集体行动的形成、增进理性辩论与共识、提升普通民众政治参与的效能感等方面寻求优化民主政治的可行方案,深刻改变了西方民主政治的运行.然而,对数字技术影响民主政治的评估,深受国家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需要将数字技术与民主的类型具体化,同时由于数字集权、政治与技术精英的控制、群体极化等消极影响的存在,削弱了数字技术的民主潜能.走出数字民主的迷思,理论上,需要探索数字技术影响民主政治的因果机制和具体路径;实践上,进行必要的公共干预和治理改革,同时注重更具包容性和更负责任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民主进程.
作者 关爽
出处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36-157,共22页 Comparative Politics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模式、影响因素与体制机制研究”(21BZZ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信息技术驱动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20YJC81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关爽,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政府和技术治理。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8

  • 1L.科塞尔,顾晓鸣.权力概念:理论的发展[J].社会,1985,5(5):15-18. 被引量:9
  • 2乔舒亚·科恩.《审议与民主的合法性》,谈火生编.《审议民主》,第176-17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3[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4James Bohman, "Survey Article: The Coming of Ag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 6, No. 4, 1998, pp. 400 - 425.
  • 5Yoohee Kim, The Internet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 University of Leeds, 2007, p. 54.
  • 6Janice Elliott et al. , Participatory Methods Toolkit. A Practitioner' s Manual, Belgium: King Baudouin Foundation, 2005, p. 29.
  • 7H. Buchstein, "Bytes that Bite: The Internet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onnsteUations, Vol. 4, No. 2, 1997, pp. 248 - 263.
  • 8Donald G. Ellis, "Online Deliberative Discours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Landscapes of Violence, Vol. 1, No. 1, 2010, Article 6.
  • 9Benjamin R. Barber, "The Uncertainty of Digital Politics", in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23, No. 1, 2001, pp. 42 - 47.
  • 10A. Mitra, "Virtual Community: Looking for India on the Internet" , in S. G. Jones, Virtual Culture :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 Society, London: Sage, 1997, pp. 55 -79.

共引文献155

同被引文献7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