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园被欺凌者的抗逆力提升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具有情绪化,易冲动等特点,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导致欺凌现象的出现.本文针对校园欺凌这一事件,以优势视角理论下的抗逆力为切入点,指出提升被欺凌者抗逆力的实践路径.并在以往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思考,提出相关措施.
作者
刘欣宇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出处
《山东青年》
2019年第1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欺凌
抗逆力
实践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黄少宽,高贵娇.
孤残青少年的抗逆力提升服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与思考[J]
.社会工作,2016(4):94-101.
被引量:3
2
洪婷,韦雪艳.
抗逆力视角下校园受欺凌者心理困境分析及干预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0):4-8.
被引量:3
3
张亚兰,刘建娥.
抗逆力视角下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案例研究——基于云南省HIH民办社工机构社区服务实践[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84-90.
被引量:4
4
于小寒.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J]
.农家参谋,2018(15):182-18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席居哲,左志宏.
抗逆力(Resilience)研究需识别之诸效应[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5-123.
被引量:21
2
闻英.
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14-16.
被引量:53
3
曾守锤.
殛需加强流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以浦东为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20-23.
被引量:8
4
范燕宁.
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0-12.
被引量:34
5
田国秀,曾静.
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1):130-133.
被引量:45
6
dennissaleebey编著,李亚文、杜立婕译.优势视角[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
宋丽玉,施教欲.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
刘梦,张和清:《小组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9
汤小清.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优势视角与抗逆力.田国秀主编.抗逆力研究-应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0
M. Payne. Social Work Change and Continuity [ M ]. Bas- ingstoke :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共引文献
8
1
庄曦,周粟伊.
随迁的孩子与虚拟的社区:流动青少年的虚拟社区感及社会支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19-39.
2
何琳.
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农村中职留守学生心理援助服务研究——基于抗逆力理论[J]
.职业教育,2024(1):3-6.
3
姚红,田国秀.
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评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8-125.
被引量:20
4
宋振玲,郝彦如,王弘扬.
抚养者缺失儿童孤独感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18(2):1-4.
被引量:1
5
陈晓东,毛传俊.
聚焦抗逆力:小组工作在空巢老人服务领域中的运用研究[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18(1):9-13.
被引量:1
6
刘斌志,林佳.
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J]
.青年发展论坛,2019,29(3):44-56.
被引量:4
7
李成齐,张晔麒,魏姿涵.
抗逆力视角下儿童反校园欺凌主题绘本的叙事分析及优化建议[J]
.少年儿童研究,2025(2):81-89.
8
董泽旭,李丽娜.
中国青少年校园欺凌干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J]
.心理学进展,2025,15(2):162-169.
1
尉春艳,包学栋.
领导者防控能成事下属败事的艺术[J]
.领导科学,2020(7):74-77.
2
赵梓然.
谣言传播中的第三传播流——关于舆论情绪化的研究[J]
.新闻传播,2019,0(18):14-16.
被引量:4
3
芦娜.
探析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20,33(11):56-59.
4
杨利静.
大学生创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6):314-315.
5
刘艳红.
治理能力现代化语境下疫情防控中的刑法适用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20,34(2):1-10.
被引量:28
山东青年
201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