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麟之趾》诗义解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麟之趾》诗旨理解各家不一,本文通过安大简《诗经》异文材料为"振振"解作兴盛、众多之义提供力证,并对"麟"的字形演变与词义意象做了分析,进而肯定闻一多先生关于"诗乃纳征之乐歌"的观点.
作者 程燕
出处 《中国文字学报》 202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整理与研究”(18BYY155)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5

  • 1李正德,傅嘉仪,晁华山.西安汉上林苑发现的马蹄金和麟趾金[J].文物,1977(11):74-76. 被引量:19
  • 2安志敏.金版与金饼——楚、汉金币及其有关问题[J].考古学报,1973(2):61-90. 被引量:38
  • 3赵平安.释甲骨文中的“■”和“■”[J].文物,2000(8):61-63. 被引量:17
  • 4饶宗颐.《殷商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55年,第174页
  • 5刘源.《殷墟"比某"卜辞补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1-116页.
  • 6林法.《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1990年于太仓.
  • 7刘钊.《读(龙岗秦简)札记》,《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17-23页.
  • 8于省吾.《释“两”》,《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砷页.
  • 9裘锡圭.《说“拚函”-兼释甲骨文“橹”字》,《华学》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9-62页.
  • 10蔡哲茂.《古籍中与“函”字有关的训解问题》,载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一分,1995年,第245-260页.

共引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