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印度尼西亚的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其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华人社团的在地化。与传统的华人社团不同的是,在地化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不是以中国原乡的地名,而是以印度尼西亚某地的地名或校名作为其社团的名称。除名称变化外,其宗旨、功能等都与传统的社团有所区别。在地化的华人社团有许多类型,既有以印度尼西亚具体地区或县市名称命名的社团,也有以印度尼西亚的某些学校或地域的象征特征命名的社团。在地化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虽然在印度尼西亚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但更多的是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以及外岛地区。在地化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的建立,主要是发生在后苏哈托时期。这类社团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华人社会的某些特征,而更主要的是印度尼西亚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与文化认同变迁的结果。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0,共6页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作者简介
郑一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南宁,邮编:5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