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高原地区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功能变化的监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对高原地区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参数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后右心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3月在我院完成封堵治疗的3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图像,应用QLab软件比较分析封堵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二维右室面积变化分数(2D-RVFAC)、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收缩压(SPAP)、舒张压(PADP)及平均压(MPAP)等指标。结果:房间隔缺损患者在行封堵治疗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右心室Tei指数明显下降(P<0.01);二维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在封堵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在术后3个月下降趋缓,术后6个月达到新的平衡;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术后的右心室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0.01)。结论:RT-3DE可以清晰显示缺损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能满足术前评估ASD的要求,术后RT-3DE能准确评价右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收缩功能,为临床早期无创准确评价右室形态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出处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2-45,共4页 Journal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基金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性课题,项目编号:2019-wjzdx-83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赵国强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