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原生形态的三个层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原生形态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主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从现实实践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原则出发、从注重实体思维转向注重关系思维、不是把世界当作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当作过程的集合体、不仅从客体方面而且从主体方面理解事物的方法等;第二层面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理论,唯物史观从广大人民群众持久的行动动机后面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从研究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运动规律,找到了劳资对立的根源。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最终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层面是内容丰富的战略和策略理论,仅就其制定原则而言,主要包括从具体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相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等。三个层面构成一个从“内核”理论到基本理论到一般原理的从抽象到具体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作者 郭大俊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2,共9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恩格斯晚年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研究”(20BKS013)
作者简介 郭大俊,博士,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 2.《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285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5郭大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J].《江汉论坛》,2001,(2).
  • 6郭大俊.《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的误解》[N].《北京日报》,2004年9月13日.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93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5页.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11-412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25-527页.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