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大鼓发源于隋唐时期,延续铜鼓遗风,鼓型在北宋时期即与现在的鼓型相似,演奏风格和流派在明清时期成熟。其传承模式在文化变迁过程中逐渐呈现多元化,其中“击鼓迎春”是最为传统的程式化传承模式。烟墩大鼓目前存在制作成本较高、整理记录有待改善等问题,但也具备参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相通优势。继承与传承烟墩大鼓不仅需要传承传统工艺,创新鼓种产品,提高整理水平,规范记录体系,还应加强科研合作,完善交流机制,整合地方资源,助力城市旅游,利用地缘优势,融入对外交流。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年第11期61-65,共5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基金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项目(2018BMCC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90003)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LX393)
            
    
    
    
                作者简介
房鹏飞,副教授,硕士,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黄东教,副教授,硕士,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王兆锋,副教授,硕士,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