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引入”与“自省”:从《晨报副刊》看徐志摩的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被打上了“个人喇叭”的标签,在罗素幼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发表的《罗素与幼稚教育》《再谈管孩子》和《关于〈罗素与幼稚教育〉的质疑与答复》三部作品是对罗素幼稚教育观的引入和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徐志摩认为中国“父权”式的幼稚教育模式造就了当下民族“懦弱”的形象,幼稚教育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关键阶段,也是后续教育的基础,不能只用学识来掩盖“懦弱”,要从本质上树立坚韧不拔的品行,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爱国爱群的人。
作者 曹震 毛春
出处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Media Forum
作者简介 曹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毛春,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媒教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9

  • 1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被引量:18
  • 2Dockser, Cecile Bahn. Jonh Dewey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China: Dewey's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Relation to his Encounter with China (1919-1921) [D]. US UMI Company, 1985 :Abstract.
  • 3The Student Revolt in China [C]// Essays on China,Japan,and the Warl918-1919,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Vol.11), Southern Illio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8:380-381.
  • 4梁启超.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C].饮冰室合集(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12-13.
  • 5陈独秀.论无政府主义的信[C].(2),见新青年编辑部编.社会主义讨论集.广州.1922:105-106.
  • 6[美]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新青年,1919,:1-6.
  • 7The Student Revolt in China [C]// Essays on China,Japan,and the Warl918-1919,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Vol.ll), Southern Illio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8: 381.
  • 8陈独秀.本志罪恶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
  • 9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C].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331-332.
  • 10吴稚晖.洋八股之理学[C].吴敬恒选集(哲学).台北: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社.1967:134.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