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福利性专业助人职业,是在实践过程中以践行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以专业价值观为灵魂支撑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整个助人过程就是社会工作伦理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的"舶来特点"决定了其专业伦理也具有"舶来性"。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伦理的实践者,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其伦理实践必然会受到本土人与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伦理实践中灵活巧妙地运用伦理原则和标准来处理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本文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层面,结合实际案例对此进行简单阐述。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13期262-264,共3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作者简介
汪慧萍(1986~),女,江西赣州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龚妮(1987~),女,湖南临澧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孟庆敏(1988~),男,山东聊城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