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教育特点及价值——以《国家宝藏》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博类电视节目以综艺为外壳、文化为内核,并集纪录气质于一体,通过故事化的历史叙述与舞台演绎赋予了文物藏品更多的人文特点。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时,节目既保留了博物馆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全民性等特点,又融合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娱互融、雅俗共赏及电子媒介传播性强、覆盖面广等优点,寓教育功能于体验、娱乐之中。节目通过对各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生动展示,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社会各类群体文化类、文博类知识获得的同时,又促进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鉴赏等能力的提升。
作者 邵剑耀
出处 《常州文博论丛》 2021年第1期9-13,共5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2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10,24,29,49-50.
  • 3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册[M].伲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 4David Throsby. Economics and Culture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8-29.
  • 5Mason. Assessing Values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Choices[C]//Assessing the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L.A.: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2002:5-30.
  • 6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经济学:缘起?概念?主要论题[G]//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5.
  • 7苏东海.文化遗产消失规律与人类抗消失的斗争[G]//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8.
  • 8章建刚.文化遗产的真确性价值与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G]//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
  • 9[英]乔治·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 10段文杰.早期的莫高窟艺术[M]//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6.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