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各位老师,我发言的题目是“乡约:儒家礼教的基层社会建构途径”。这个话题的引出,其实跟今天两位老师——谢晓东老师和涂可国老师——曾经谈过的社会儒学问题有关。也就是说,在儒家“修齐治平”,“身—家—国—天下”这个链条当中,其实是缺了社会这一环的。两位老师说的“社会儒学”的方向,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你们都有一个问题没有谈到,那就是社会儒学既然要意图通过儒学的方式重建人的生活世界的社会维度,那具体怎么来建呢?儒学建构社会的通道在哪里?在你们的文章中都没有讨论过这一点。
作者简介
胡骄键,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