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苏轼的人文史观:“功与天地并” 被引量:1

Su Shi’s view of human history:Achievement is equal to heaven and earth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华文化以人文为灵魂,从人文初祖伏羲到周文王姬昌,从孔子孟子到韩愈欧阳修,都在人文体系创建、社会历史实践和思想理论引导诸方面建树卓越。苏轼《六一居士集叙》从中华民族发展史高度,审视儒学作用与影响,以丰富史实系统阐释"孔孟韩欧"一脉相承的儒学谱系,认为儒学的创建与传承"功与天地并",集中反映了苏轼的人文史观。苏轼着眼于人类生存,将人文思想与物质基础并列,具有里程碑意义。苏轼人文史观既以深厚儒学修养为基础,又得益于欧阳修熏陶与时代思潮濡养,不仅具有多方面的创造性特征,成为文化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而且引领了时代的文化发展,并给后世以深刻思想启迪。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96,2,共17页 DongYue Tribune
作者简介 杨庆存,男,山东平邑人,古代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前院长、神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就读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1993年考入复旦师从王水照先生,1996年获博士学位,就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建议策划并参与组织了首次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评奖以及多项重大学术活动。曾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庆存教授以宋代文学研究为重点,深入思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当代弘扬,注重研究人文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注重问题导向、人类意识、国家观念、世界视野、规律探讨与理论升华,努力“致广大而尽精微”,提出系列持之有据的新观点。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英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文史》《求是》等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宋代散文研究》《黄庭坚研究》《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文化论稿》《社会科学论稿》等12部,合作专著《宋代文学史》《宋代文学通论》《中国历代文选》《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等20部。杨庆存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关注并荣获多项奖励。《宋代散文研究》得到傅璇琮、袁行霈、王水照、顾易生、陈尚君等学界前辈的肯定与褒扬,并被评为国家外译项目以日文出版,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词校注》(与刘乃昌师合著)获山东省第七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梦”的文化“根”与民族“魂”》(《东岳论丛》2016年第9期)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另外还获山东省教委、上海交通大学等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杨庆存教授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围绕“立德树人”提升教学质量,尤其重视方法引导。研究生专业课《经典研究》、本科通识核心课《诗国与诗魂》以及专题课《人文修养引领人类创新》等,深受学生欢迎。荣获上海交大名师、“凯原十佳”教师、“最受欢迎教师”等。杨庆存教授还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编委,上海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汉学学会副会长等。;郑倩茹,女,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