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文会儒佛道三教思想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Yang Wenhui’s Research on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Dao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梁启超云:“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①可见杨文会对近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思想界影响深远。而学界研究自梁启超以“文会深通‘法相’‘华严’两宗,而以‘净土’教学者”②概括.
作者
杨本华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352-360,共9页
Buddhist Studies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近代安徽佛学居士的传统文化判摄与会通——杨文会三教观研究”(SK2021A006)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华严
杨文会
梁启超
儒佛道三教
信仰者
净土
佛学
皈依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简介
杨本华,安徽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杨光楣.
近代佛学思想家杨文会[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Z1):1-10.
被引量:1
2
龚鹏程.
杨仁山笺释道书考[J]
.宗教学研究,2007(4):36-44.
被引量:1
3
洪修平.
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与杨文会及金陵刻经处[J]
.佛学研究,2007(1):165-171.
被引量:4
4
邓子美.
杨文会与中日净土信仰比较[J]
.浙江学刊,1998(4):88-92.
被引量:1
5
王建光.
不期而遇的“现代性”:清末民国中国佛教学术方法的特色及其启示[J]
.普陀学刊,2017(1):57-87.
被引量:1
6
唐文权.
杨文会与清末佛教革新运动[J]
.中国文化,1995(1):199-218.
被引量:6
7
刘韶军.
论杨文会从佛学视角展示的老庄理解[J]
.中国哲学史,2010(1):12-18.
被引量:1
8
肖永明.
论近现代唯识学系佛学思想的中国意蕴[J]
.宗教学研究,1998(1):58-67.
被引量:1
9
吕建福.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J]
.法音,2008(12):13-20.
被引量:3
10
姚彬彬.
试论近代居士佛教中的华严学[J]
.佛学研究,2011(1):388-39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李向平.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J]
.佛学研究,1995(0):44-51.
被引量:2
2
梁启超全集:第五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105,3105,3105.
3
梁启超全集:第七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722,3722,3721.
4
杨文会.论语发隐[A].杨仁山居士遗著:第五册[C].南京:金陵刻经处,1919.
5
杨文会.阴符经发隐[A].杨仁山居士遗著:第六册[C].南京:金陵刻经处,1919.
6
巴蜀书社1994年版《藏外道书》第3册,收杨文会.《南华经发隐》.
7
《南华经发隐·序》.
8
王守仁.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9
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M].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
《杂录》卷八代余同伯答日本末底书一,末底即章太炎之日本名
共引文献
11
1
施保国.
佛教改革的先行者杨仁山及其佛教振兴理念[J]
.世界宗教文化,2011(4):67-71.
2
沈潜.
近代社会语境与黄宗仰的佛学革新思想[J]
.东吴学术,2011(3):48-57.
3
杨全顺,刘春华.
杨文会刻经办学及其超越宗教的革新意义[J]
.理论学刊,2012(11):107-111.
4
卫春梅.
近代杨文会的佛学教育及其现代启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7-41.
5
费伟平.
近代科学与佛教的关系研究[J]
.前沿,2013(22):47-50.
6
德光.
东西方文化思潮中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J]
.佛学研究,2018,0(1):265-275.
被引量:2
7
邱雯雯.
近代以来两岸佛教居士组织研究述评[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1):89-96.
8
沈雅彤.
谭嗣同“度社会”佛学政治观之探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37(1):37-50.
9
段仁波.
重塑身份的尝试:清季民初太虚对革命之因应[J]
.民国研究,2021(2):53-65.
10
蒋炎洲.
论永明延寿会通法相净土之理路[J]
.宗教学研究,2024(6):120-126.
1
万以学.
无梦到徽州--在山的那一边[J]
.徽州社会科学,2022(8):20-22.
2
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元代宫廷藏传密教史研究[J]
.佛学研究,2022(2):223-223.
3
孙亦平,洪修平.
从“道德义”的阐释看道教哲学的内在化转向——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线索[J]
.中国哲学史,2023(1):62-68.
4
程江霞.
唐诗齐鲁地理文化的文学书写[J]
.潍坊学院学报,2023,23(1):5-9.
5
邓联合.
主持人按语[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0):1-1.
6
谢路军,杨大龙.
三教融合视野下王重阳性命双修思想析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1):66-72.
被引量:1
7
杨德亮.
阿难答及其部属身份再论[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1(1):61-70.
8
于嘉烁,王悦琪,武萌.
守正与创新:浅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舞台化再创作——以2022年首尔国际舞蹈大赛民族舞创作青年男子组金奖作品《川》为例[J]
.艺术教育,2023(3):120-124.
被引量:1
9
李玉用,赵佳奇.
金丹南宗对新儒学的吸收与融通——以张伯端与白玉蟾为中心[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3,40(1):64-70.
佛学研究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