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济南、德州两地的两所小学和三所中学抽取中小学生731人,考察青少年自主权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最多;其次是溺爱型;专制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占比较少,四种教养方式在青少年家庭中的百分比依次为:35%、28%、22%、15%。青少年自主权的实现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均显著相关,具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为权威型的,青少年自主权实现状况最好,专制型教养方式家庭中的青少年自主权实现最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青少年自主权实现越好;亲子关系融洽的青少年自主权实现程度较高,亲子冲突强度越大青少年自主权实现越差。结论是,家庭中青少年自主权的实现不意味着亲子关系的疏离,青少年争取自主权的行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自主权实现最好,自主性发展最好,亲子关系最为融洽。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年第4期74-82,共9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少年研究专项课题“青少年自主权的实践框架与实现状况——基于家庭背景的研究”(项目编号:13CQS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宫秀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