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两汉之际谶纬神学与今古文经学的分歧、互动与合流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独尊儒术以来,今文经学取得官学地位,牢牢掌握了理论权与话语权,并进而垄断了仕进之途。西汉末年随着复古思潮的涌动,古文经学开始崛起,并与今文经学形成两强对峙的态势,而谶纬神学的勃发兴起,又使得这一时期的思想格局愈加复杂。王莽的兴衰起落,固受益于这一思想乱局,同样亦亡于始终无法解决经学体系与谶纬神学之间的内在矛盾。东汉初期,这种矛盾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在治国理戎与学术思想层面有诸多表现。直到白虎观会议召开,标志着今古文经学与谶纬神学并轨合流、融通互补,这一尖锐问题始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作者 袁宝龙
出处 《华中国学》 2020年第2期93-106,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秦汉边疆思想研究”(项目号:19FZSB026)
作者简介 袁宝龙,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思想史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4(0):1-32. 被引量:41
  • 2杨向奎.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J].管子学刊,1988(3):3-9. 被引量:15
  • 3李山.汉儒《诗》说之演变——从《孔子诗论》《周南·汉广》篇的本义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9-55. 被引量:7
  • 4徐复观.“儒家对中国历史运命挣扎之一例”,见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
  • 5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358页.
  • 6洪春音.《纬书与两汉经学关系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2年,第178页.
  • 7《尚书中候》,《纬书集成》(上),第413页.
  • 8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民国丛书”,第三编·3,上海书店,1991年,卷四,第8页.
  • 9《荀子·非相篇第五》,见《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上册,第80-81页.
  • 10《荀子·儒效篇第八》,见《荀子集解》,上册,第140页.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