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所谓新诗,主要是指五四运动前后创作的诗歌,其是区别于古典诗,用白话当做基本语言手段的一种诗歌体裁。在新诗中分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是新月派,代表的诗人主要就有徐志摩与闻一多。本文先在意象分类与意象之美方面对徐志摩的新诗意象进行分析,进而在动态意象与反弹意象方面阐述闻一多新诗的意象。
作者
杨铁梅
机构地区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3期39-40,共2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闻一多
徐志摩
新诗意象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叶琼琼,陈丹璐.
徐志摩诗歌的“水”意象隐喻内涵及成因[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5):59-72.
被引量:1
2
饶秋晔.
徐志摩新诗的抒情传统[J]
.中外诗歌研究,2017(1):37-38.
被引量:1
3
高颖君.
意象之维——闻一多诗的生命意识读解[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24-29.
被引量:1
4
张姗姗.
徐志摩诗歌意象初探[J]
.北方文学(下),2017,0(3):78-7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李晓宁.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他者”──西方的文学话语[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1):20-24.
被引量:1
2
宋炳辉.
徐志摩在接受西方文学中的错位现象辨析[J]
.中国比较文学,1999(3):28-37.
被引量:5
3
孔孚,吕山查.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表现[J]
.齐鲁学刊,1982(6):75-83.
被引量:1
4
骆寒超.
论现代吴越诗人的文化基因及创作格局[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2):1-20.
被引量:3
5
刁生虎.
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J]
.中州学刊,2006(5):180-183.
被引量:29
6
闻一多.致父母亲[M]//闻一多全集:第十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7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M]//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9.
8
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M]//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41.
9
闻一多.《冬夜》评论.[M]//闻一多全集·2.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63.
10
闻一多.泰果尔批评[M]//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1
1
林茂.
徐志摩诗歌艺术一二观[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8):8-9.
同被引文献
8
1
王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2019,0(23):33-33.
被引量:1
2
解舒淇.
《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中、西方爱情观念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5):115-116.
被引量:1
3
谢晓莉.
畸人意象与庄子创作[J]
.文学教育,2019,0(36):7-9.
被引量:2
4
卢月风.
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7(1):50-55.
被引量:1
5
潘兴.
关于语言和爱情的故事讲述——阅读李诞作品的断想[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48-51.
被引量:1
6
吕文雪,费团结.
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1):33-41.
被引量:2
7
侯悦.
北村小说的爱情书写——以《周渔的喊叫》《望着你》为例[J]
.文教资料,2019(36):143-145.
被引量:1
8
程丽英.
论刘恒作品中逼仄阴郁的爱情[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2):163-16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令辉.
屈原作品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以《大招》《九歌》为例[J]
.河北画报,2021(4):112-114.
1
邱虹.
花影摇曳赏诗词[J]
.成功密码(综合版),2019,0(6):47-47.
2
李梦媛.
审讯中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手段——打断[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20,0(1):72-80.
3
鲁莹.
汉语强调研究60年:手段、概念和体系[J]
.汉语学习,2020(3):68-81.
被引量:8
4
庞加栋.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诗词写作教学实践[J]
.中学语文,2020(15):71-73.
被引量:1
5
夏雪飞.
当代小说中的传统戏曲书写与唯美主义——以《假面吟》《青衣》为例[J]
.郑州师范教育,2020,0(1):53-59.
被引量:2
6
邬晓玲.
教出古诗的“味儿”——以教学《村晚》为例[J]
.小学教学研究,2020(17):48-50.
7
詹丽平.
关于诗歌背后精神力量的探究[J]
.北方文学,2020(6):79-80.
8
慎秀峰.
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活动探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0(16):55-57.
9
韦钰茹.
从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浅析大卫的艺术[J]
.中国文艺家,2020,0(2):235-235.
10
彭松乔.
抒写新时代,传承雅基因——新世纪旧体诗词群众性创作探析[J]
.长江文艺评论,2020(1):81-87.
汉字文化
2019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