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动词“怜”的历史演变及语义探析——以《古尊宿语录》的分别情况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心理动词"怜"产生于上古时期,本义为"哀",又引申为"爱、可爱"。沿用至现代汉语,表示"哀"义的单音节"怜"由双音节词"怜悯""怜惜"等代替。现代汉语的"怜"亦不再具有"爱、可爱"义。文章以"怜"在《古尊宿语录》中的使用语境为例,从共时的层面进行语义分析,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轨迹进行考察,以期为汉语史研究提供材料。
作者 秦越
出处 《汉字文化》 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 Sinogram Culture
基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团队项目2017年校级一流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7xjg030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提升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NYSXXX2018013)成果.
关键词 语义 历时演变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