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合作原则视域下网络语言中“凡学”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凡尔赛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语言,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本文基于合作原则这一理论,通过一些网络视频或文本语料,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凡尔赛文学”效果的达成是通过违反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而达成的,并预测这种讲话方式会一直持续下去。
作者
韩爽爽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7期108-109,共2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网络语言
“凡尔赛文学”
语用分析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何自然.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
.山东外语教学,2014,35(2):7-13.
被引量:195
2
崔蓬克.
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
.当代修辞学,2012(2):27-31.
被引量:54
3
李娜,吴林.
网络流行语“凡尔赛文学”的模因论解读[J]
.戏剧之家,2021(26):182-183.
被引量:5
4
王晶.
语用预设视角下“反向凡尔赛文学”对话中的言语幽默分析[J]
.今古文创,2021(41):104-10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曾常红.
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100-103.
被引量:15
2
刘大为.
组合流行语考察[J]
.汉语学习,1995(2):25-31.
被引量:22
3
胡泽洪.
论语用预设[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4-19.
被引量:28
4
刘念.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91-94.
被引量:58
5
丁加勇.
论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发展前景[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79-82.
被引量:12
6
杨建国.
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63-70.
被引量:89
7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4(6):54-64.
被引量:1862
8
鲁科颖,杨文全.
当代汉语流行语再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239-242.
被引量:67
9
陈琳霞,何自然.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108-114.
被引量:704
10
陈佳璇.
字母词概念的重新界定[J]
.修辞学习,2007(3):58-6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45
1
陈珊.
从模因论视角探析流行热词“土豪”[J]
.作家天地,2020(12):24-25.
被引量:1
2
刘梦梦,范丽群.
“凡尔赛文学”的模因解读[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1(1):161-166.
3
沈天健.
“发疯文学”的文化批判[J]
.新媒体研究,2023,9(3):107-111.
被引量:10
4
刘梦梦,范丽群.
从语言模因视角看B站弹幕的流行与传播[J]
.新媒体研究,2021,7(20):86-89.
被引量:4
5
薛羽.
模因论视域下周某齐梗的传播机制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7(11):88-90.
6
王艳辉,郭译丹.
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
.现代英语,2024(3):118-120.
7
郭雨畅.
模因论视角下的方言流行语[J]
.汉字文化,2024(9):134-137.
被引量:1
8
叶彬彬.
术语网络化:“内卷”的语义跨层投射[J]
.汉字文化,2024(5):151-154.
9
李晶晶.
语用视角下网络用词“四舍五入”探析[J]
.汉字文化,2022(S02):241-243.
10
周心仪,石晓玲.
《人民日报》官方抖音新闻报道中语言模因的语用研究[J]
.汉字文化,2022(7):1-3.
同被引文献
14
1
胡壮麟.
韩礼德的语言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16(1):23-29.
被引量:30
2
刘虹.
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3):17-24.
被引量:109
3
王伟.
试论现代汉语口语中“然后”一词的语法化[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4):69-77.
被引量:15
4
方梅.
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
.中国语文,2000(5):459-470.
被引量:362
5
汪红艳.
汉族人姓名中的语音修辞[J]
.修辞学习,2002(4):49-49.
被引量:14
6
李宇明.
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体会[J]
.语言文字应用,2001(2):17-24.
被引量:44
7
董秀芳.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50-61.
被引量:436
8
金艳.
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然后”一词使用情况探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6-79.
被引量:7
9
王向晖.
“然后”一词误用现象探析[J]
.丝绸之路,2011(8):90-91.
被引量:2
10
宋浩弘.
从“撒贝宁”的“撒(sǎ)”谈姓氏字读音规范化[J]
.汉字文化,2018(24):99-1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谢玲玲.
语用原则视角下的人名讹读分析[J]
.汉字文化,2023(22):7-9.
2
韩爽爽.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然后”的语用分析[J]
.汉字文化,2023(1):105-108.
1
董亚萍,周来攀.
浅议新时代青年官兵政治引领的理论逻辑[J]
.中国军转民,2021(1):65-66.
2
黄庆丰,赵永萍.
网络流行语“凡尔赛文学”社会传播探析[J]
.新闻知识,2022(3):33-36.
被引量:1
3
李芮珂.
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原则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8):52-54.
被引量:2
4
金玉洁,王奥,龙慧.
Arduino平台下的智能机器人玩具设计[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1,50(5):178-182.
被引量:3
5
谭天,邵洚宇,司峥鸣.
论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语言治理[J]
.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3):15-21.
被引量:7
6
方圆.
网络流行语背后的风险探究与反思[J]
.青年记者,2022(6):45-46.
被引量:5
7
张雷,苏剑.
礼貌原则何以有效:缘起、特征及运用[J]
.社会科学动态,2022(8):5-8.
被引量:2
8
陈芷琪.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emo”的使用与解读[J]
.品位·经典,2022(13):62-64.
被引量:1
9
章瑀.
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探索——以梅山村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3):32-34.
被引量:4
10
梅茹瑜,李永春.
《毛传》训释语段约取先秦经典的语用分析[J]
.汉字文化,2022(6):1-3.
汉字文化
202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