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清代词话中的苏轼形象及对苏词的品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词话是中国古典词学批评理论最典型的载体之一,古代文人常采用这一词论形式对词坛风气、词学现象以及具体的词人及词作展开讨论。作为宋代文学巅峰的苏轼,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少有的文学天才与作词大家,自然会受到历代文人的关注与讨论,这在清代的词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清代词话对苏轼的评论主要集中于个人形象魅力,苏词的风格、成就以及相关的词学论题等方面。
作者
陈柯洁
机构地区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12期85-87,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苏轼
清代词话
苏词
词评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水照.
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J]
.社会科学战线,1984(1):259-269.
被引量:14
2
刘石.
试论尊词与轻词──兼评苏轼词学观[J]
.文学评论,1995(1):15-23.
被引量:12
3
莫砺锋.
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J]
.中国文化研究,2002(2):1-16.
被引量:40
4
孙克强.
词话考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22-3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吴文治.
略论徐釚的《词苑丛谈》[J]
.江汉论坛,1981(2):50-53.
被引量:1
2
杨万里.《古今词话》"题记",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页.
3
《唐宋词书录》(第651页,题作《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二卷(明杨慎撰)》).
4
江顺诒.《词学集成》"卷首",《词话丛编》,第3207页.
5
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词话丛编》,第874页.
6
洪升.《兰思词评》,《洪升集·集外集》.
7
王眸.《兰思词话》,《霞举堂集》卷10.
8
王晫.《吴山草堂词话》,《霞举堂集》卷10.
9
孙克强辑.《(词辩坻)汇集》,载《词学》第17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345页.
共引文献
70
1
罗芮.
试论乌台诗案对苏轼词学观的影响[J]
.惠州学院学报,2020(2):58-61.
2
张毅蕾,吴国剑.
苏轼“以诗为词”的历史主义阐释[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4):122-123.
3
王兆鹏.
从诗词的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151-163.
被引量:24
4
仲晓婷.
《文章辨体》的文体分类数目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14-16.
5
黄海.
苏轼词学观的思考[J]
.贵州文史丛刊,2006(2):42-47.
6
周玉梅.
以诗为词的理论演进与东坡词的创获[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77-79.
7
王桢.
论朱敦儒词的自传性[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4):21-22.
8
王小盾.
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J]
.文学评论,2009(2):19-26.
被引量:34
9
文迪义.
苏轼和陶诗浅论[J]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4):60-64.
被引量:1
10
谢永芳.
宋代学人词刍议[J]
.文艺研究,2009(10):76-83.
1
蒋昕宇.
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词文体经典探析[J]
.读写月报,2023(15):4-10.
2
蔡伦.
清代论诗绝句中的苏轼形象及其文学批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38(2):9-15.
3
吴义勤,陈培浩.
主持人语[J]
.四川文学,2022(4):189-189.
4
萧玉田.
随文循脉辨真意悲金悼玉结红楼--《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邮票设计辨思[J]
.集邮,2022(4):8-16.
5
读书人的一千零一夜[J]
.时代邮刊,2023(8):62-62.
6
吴义勤,陈培浩.
主持人语[J]
.四川文学,2022(3):189-189.
7
李腾飞,张淑梅.
从“三美”理论看李清照词《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英译文[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1):139-142.
8
乔廷慧,李剑眉.
晴天雨天,踽踽前行——《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形象魅力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2):11-15.
被引量:1
9
林文艺.
坚定文化自信 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J]
.学术评论,2023(3):21-24.
被引量:1
10
张蒙.
论傅幹对苏词的接受及其文学史意义——以《注坡词》为中心[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38(7):34-40.
汉字文化
202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