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略论汉大赋对文气论的影响及推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气论”是一个关于人的哲学概念,是人如何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式方法。同时,在古代中国,对于文和人有着“人文合一”的要求。所谓“文如其人”,就是指作家的特征会被古人带入到对于其“文”的理解。汉大赋文体的诞生与孟子的“气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后世对于“气论”观念的延伸和展开,如文本之气、文章之气概念的提出和构建,是来源于汉大赋文本实践的具体成果的。在此基础上,汉大赋自身的实践成果又对哲学概念上的“气论”自身的发展轨迹影响深远。汉大赋和思想史上的“气论”概念有着缠绕性的关系,汉大赋是如何在继承孟子精神的基础上书写“气”的,又是如何推动“气论”在文本和文章两个方向的发展的,目前学界尚无较为具体的论述。“气论”和文章学的关系仍有未尽之意。在汉大赋对于“气论”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值得探讨的。
作者 朱紫群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3

  • 1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J].社会科学战线,1998(6):108-117. 被引量:10
  • 2王社教.西汉上林苑的范围及相关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3):223-233. 被引量:15
  • 3白奚.“配义与道”正解[J].学术月刊,1995,27(3):17-17. 被引量:4
  • 4[英]柯林武德 何兆武 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0页.
  • 5刘师培.广阮氏文言说[A].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6[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53页.
  • 7万曼.辞赋起源:从语言时代到文字时代的桥.国文月刊,1947,(5).
  • 8叶大兵.中国百戏史话[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 9刘师培.论文杂记:14[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10许结.汉赋与礼学[A].赋体文学的文化阐述[M].中华书局,2005.

共引文献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