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廓清与释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解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知”与“行”的关系问题数千年来一直是我国思想家们热议的话题,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人以及两宋时期程颐、朱熹等人都对知行关系问题进行过一番思考,贡献了不同见解。王阳明身为阳明心学的开创者,在辩证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历,提出了提倡“知行一体”“真知真行”“知行功夫”以及“知行本体”的“知行合一”思想,在我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作者
沈云栩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9期196-198,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知”
“行”
知行观
“知行合一”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何俊.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J]
.人文天下,2017(15):2-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李志刚,李申申.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J]
.中国特殊教育,2019,0(8):3-7.
被引量:1
2
刘媛.
王阳明与中晚明贵州书院精神[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3):76-81.
被引量:2
3
李申申,常顺利.
弘扬具身德育文化传统 优化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
.中国特殊教育,2020(8):3-8.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
1
程军,徐少华.
中国古代劝学诗的核心主题及其文化价值刍议[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5):53-61.
被引量:1
2
李富强.
传统儒家伦理文明的再造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
.云南社会科学,2024(4):16-24.
被引量:3
3
胡金木,陈洁.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的德育要旨及创造性传承[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5(1):123-1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唐丽.
从唐代劝学诗中窥探童蒙教育的智慧[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9(21):52-55.
1
王宾,王海波.
儒家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在相通的三维审视[J]
.党史文苑,2024(10):125-127.
被引量:2
2
姚奎栋,杨欢.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看“第二个结合”的契合性[J]
.济宁学院学报,2024,45(5):1-6.
3
胡子怡.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
.莲池周刊,2024(21):0016-0018.
4
李珊珊.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生成机理与实践展开——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分析框架[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3(4):89-96.
5
知与行编委会[J]
.知与行,2024(3):1-1.
6
王蹊.
文化如何影响行动: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三种理论研究路径[J]
.社会学评论,2024,12(6):230-252.
被引量:1
7
王秋菊.
“知行合一”思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启发与优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11):001-004.
8
金子涵.
“诗”与“戏”——考察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新视角[J]
.中国美学研究,2024(1):101-117.
9
吕西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评《初中语文教学知与行》[J]
.语文建设,2024(21).
被引量:8
10
范滢.
“知行合一”思想应用于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4(11):156-159.
汉字文化
202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