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贡地区高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全程绿色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根据近年来四川省自贡地区高粱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介绍了高粱炭疽病、锈病等5种主要病害和高粱蚜虫、高粱条螟等7类主要虫害的发生程度和为害特点,总结了高粱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为自贡地区高粱病虫害的科学防控和高粱种植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者
柳明刚
熊军
卢远华
李志刚
曾红梅
机构地区
四川省自贡市植物检疫站
出处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12期84-86,共3页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关键词
自贡市
高粱
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分类号
S435.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联系人:柳明刚,E-mail:lmx101@126.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丁国祥.
高粱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
.四川农业科技,2014(2):44-45.
被引量:10
2
周开芳,陈敏,郑明强.
茅台酒用有机高粱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4):90-91.
被引量:14
3
董良利,赵威军.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82-85.
被引量:26
4
许丰庆,顾忠斌.
甜高粱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成效[J]
.中国糖料,2017,39(6):57-5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徐秀德,潘景芳.
我国北方高粱丝黑穗病发生因素分析[J]
.病虫测报,1992,21(3):12-13.
被引量:3
2
徐秀德,卢庆善,潘景芳.
中国高粱丝黑穗病菌小种对美国小种鉴别寄主致病力测定[J]
.辽宁农业科学,1994(1):8-10.
被引量:14
3
吕成军,郗瑞珍,王德生.
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暴发原因浅析[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15(3):40-41.
被引量:5
4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侯爱斌,吕鑫.
山西高平高粱丝黑穗病菌致病力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5):475-477.
被引量:27
5
李团银,柳青山,韦耀明.
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晋杂12号的特点与利用[J]
.种子科技,1997(5):36-37.
被引量:1
6
夏敬源.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
.今日农药,2011(3):20-24.
被引量:12
7
徐秀德,赵廷昌.
高粱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1991(1):46-48.
被引量:7
8
宋朝辉,孙学保,吕生全,王文庆.
河西走廊饲用甜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糖料,2015,37(4):49-50.
被引量:22
9
徐秀德,潘景芳,曹嘉颖.
新引高粱资源抗丝黑穗病和叶斑病鉴定[J]
.辽宁农业科学,1992(3):36-39.
被引量:5
10
杨晓光,杨镇,石玉学,徐秀德.
高粱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效应初步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2(3):15-1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8
1
李南珠,陶思源,李玥莹.
RAPD引物的筛选及高粱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J]
.生物技术,2008,18(4):7-10.
被引量:1
2
周开芳.
茅台酒用有机高粱标准化施肥及配套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6):47-49.
被引量:12
3
魏鑫,陆水怡,庄严,李玥莹.
甜高粱抗丝黑穗病分子标记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5794-15796.
被引量:3
4
杜兰花,梁涛.
山西省晋中区域高粱蚜虫种群演变消长原因探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2):64-66.
被引量:5
5
李南珠,李莹,陶思源,徐昕.
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SSR反应体系的优化[J]
.生物技术,2009,19(3):37-39.
被引量:1
6
屠然,黎亚洁,李颖,杨明挚,张汉波.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521-527.
被引量:4
7
邹剑秋,李玥莹,朱凯,王艳秋.
高粱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4):713-720.
被引量:24
8
张晓英,段冰,梁笃,闫凤霞,郭琦,李团银.
饲料高粱晋杂24号的特征特性和丰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38-39.
被引量:3
9
于淼,石太渊,马涛,李莉峰,迟吉捷,王琛,韩艳秋,高雅.
高粱坚轴黑粉菌多糖的提取与纯化[J]
.食品科学,2011,32(2):53-56.
被引量:6
10
王秉义,王燕,王建军,赵丽芳,王富荣,石秀清.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效果[J]
.种子,2011,30(7):89-9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0
1
范昭能,曾荣耀,杨航,何丽平,童小兰.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24-29.
被引量:15
2
杜志宏,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牛皓,王玉斌.
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3):52-54.
被引量:13
3
张春兰,张国兵,汪灿,张立异,徐燕,周棱波,邵明波.
贵州开发再生高粱的前景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J]
.农技服务,2018,35(2):45-46.
被引量:4
4
耿军.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19,0(19):40-40.
被引量:3
5
高鹏,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张俊珍,史丽娟,江佰阳.
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晋杂3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10):1585-1587.
被引量:1
6
卢秀霞,石晓瑛.
甘肃省高粱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1):81-85.
被引量:7
7
于晓宇.
辽宁地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19-220.
被引量:5
8
潘明凤,魏媛.
高粱种植基本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5):74-75.
被引量:12
9
郑宏峰,董明宇,朱哲.
高粱品种辽糯11号在辽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21(5):97-99.
被引量:4
10
王洪丽(文/图).
建平县高粱主要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2021(7):20-2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祝建林.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2023,41(15):59-6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成马丽,樊艳,黄文林,徐新.
毕节市酒用高粱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
.农业灾害研究,2024,14(3):25-27.
被引量:3
2
李侠.
黄河中下游平原高粱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河北农机,2024(15):124-126.
被引量:1
3
韩进.
酒用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8):169-171.
被引量:1
4
崔德斌,杨尚先.
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究——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
.广东蚕业,2024,58(10):39-41.
被引量:1
5
江小霞.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产量分析[J]
.种子科技,2025,43(11):69-71.
6
徐健.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粱栽培管理中的融合应用实践[J]
.新农民,2025(9):94-96.
1
穆元相,钟康,王德明,陈颖,司元进.
施用不同浓度1.8%虫菊·苦参碱对有机高粱蚜虫的防治效果[J]
.农业科技通讯,2020(4):76-78.
被引量:5
2
郑军.
高粱种植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2019,0(24):76-76.
被引量:6
3
王艳.
高粱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2019,37(17):41-41.
被引量:6
4
王剑冰.
石问[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0(4):169-172.
5
谢伟锋.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J]
.农民致富之友,2020,0(8):50-50.
被引量:1
6
胡增丽.
梨瘿蚊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
.南方农业,2020,14(2):3-4.
被引量:1
7
李浩,李娇,田勇,金平涛.
陕西省关中地区玉米主要钻蛀性害虫为害特点与防治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20,36(2):63-65.
被引量:2
8
卢辉,唐继洪,吕宝乾,卢芙萍,何杏,陈琪.
木瓜秀粉蚧在中国的风险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20,40(2):73-75.
被引量:5
9
潘雪红,魏吉利,商显坤,黄诚华.
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西糖业,2019,0(6):14-19.
被引量:5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