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饱水出土木漆器文物中细菌数量、种类的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物保护需求的增加,包括生物学技术在内的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和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文物保护中。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学者就运用生物学理论来评估各类文物的保存状况,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来完善文物保护措施[1],如今文物保护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学术界[2]。国内在文物保护生物学方面,尤其是古代壁画和木质棺椁的微生物病害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3]。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将微生物学技术应用于饱水木质文物保护方面的正式报道较少[4]。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03-107,共5页 Jianghan Archae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0

  • 1施庆珊.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4,21(5):12-15. 被引量:20
  • 2张飞龙.中国漆文化历史渊源研究[J].中国生漆,2006,25(1):6-20. 被引量:26
  • 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 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 5布坎南.吉本斯著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编译组译.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 6[美]RE戈登 W C 海恩思 C HN 帕格 蔡妙英 刘聿太 战立克译.芽孢杆菌属[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 7布坎南.吉本斯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编译组译.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 8[美]R.E.戈登W.C.海恩思.C.HN.帕格.蔡妙英 刘聿太 战立克译.芽孢杆菌属[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 9MUYZER G, DE WAAL E C, UITTERLINDEN A G. Profiling of complex microbial populations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ed genes coding for 16S rRNA [ J ].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3, 59(3) : 695-700.
  • 10WAKELIN S A, ANAND R R, REITH F,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a mineral weathering profile at a sulphidic mine railings dump in arid Western Austral- ia[J]. FEMS Microbiol Ecol, 2012, 79(2) : 298-311.

共引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