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15-2018年国内8个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月度面板数据,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三个维度,度量了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的等级及风险类别,并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总体上,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处于高风险及以上等级,信用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区域类别上,金融深化程度高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在北上广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风险是主因;金融深化程度低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于中部及西部地区,信用风险是主因。企业盈利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率及房地产投资额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自身具有累积效应。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分类治理,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创新力度,提高监管治理效率。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健全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研究”(编号:18VSJ03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编号:15JJD790023)
河南省马克思主义工程项目“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河南路径探索”(编号:2019MGC08).
作者简介
董小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91);石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博士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州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