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清代玻璃画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梳理清宫造办处档案等史料发现:乾隆为满足个人艺术审美旨趣,多次命宫中画师绘制玻璃画,各省官员为投其所好,不时进献广州所产的各类玻璃画器物,成为宫廷玻璃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玻璃画艺术自乾隆三十年(1765)由盛转衰,宫中绘制与宫外进献逐渐减少直至停止,但该工艺在宫中流传至清亡。在此过程中,西洋画师、如意馆与珐琅处的广东匠作推动了玻璃画绘制技艺的传播,遍布宫中的广州玻璃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技法等方面均影响到乾隆朝宫廷玻璃画艺术。
                
                
    
    
    
    
                出处
                
                    《暨南史学》
                        
                        
                    
                        2023年第2期133-156,共2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岭南文化项目“清代广东外销玻璃画研究(1720—1820)”(项目批准号:GD22LN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梁永泽,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