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状腺C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时,其细胞质内的分泌颗粒不着色,呈透明状态,需采用特殊染色或银浸法来显示。Blaher(1972)的硝酸银-schiff剂结合法,操作复杂故使用较少。Cajal第三法使用较多,但亦有其不足,正如王建新(1982)改良法所述,其改良法较好,但浸银时需严格控制在20℃,并使用高浓度硝酸银,切片尚需经吡啶处理,操作仍较复杂。Solcia(1968)的天青A法和Petko(1974)的新美蓝法的缺点是染色后经酒精脱水时,C细胞颗粒极易褪色,细胞核无色,不能观察到甲状腺的完整结构,故不适合制作教学标本。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82-82,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