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继承与嬗变:20世纪50年代桃花坞新年画创作研究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桃花坞是中国重要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令,桃花坞年画加入了"新年画运动"的创作行列,年画创作人员及生产机构在此时发生了巨变,主要表现为美术工作者的加入及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成立,这些变革在为桃花坞年画创作提供新鲜养分的同时,也使之变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消解了其原有的民俗属性。本文在该时期新年画创作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木版年画到新年画的继承与嬗变,试图讨论该地新年画创作的动机、影响,以及民间文化在新形势下生发的诸多特性。
作者 吕原 张宗建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02-206,共5页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18YB341).
作者简介 吕原,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宗建,男,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 1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关于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报告.姑苏工艺美术(2001年桃花坞年画·苏州刺绣专辑).2001.
  • 2黄海.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技法·文献.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 3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编.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调查访问报告.苏州市工艺美术局,1963.
  • 4杨冬.新中国年画浓墨重彩60年[J].美术,2009(8):89-96. 被引量:6
  • 5张道一.年画论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67-73.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