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进行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即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