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本《古文尚書》到底是孔安國所傳的真本,還是魏晉人所僞造的?這是國學中的一大學術疑案。敦煌遺書中發現的《唐寫本隸古定<尚書>殘卷》的《五子之歌》中保留了戰國時代才有的一些古老字形,還有的字形與《説文》所收的古文字形相合,而與敦煌俗字形不合。這表明敦煌隸古定本《古文尚書》就是孔壁中書《古文尚書》演變而來,雖然大部分字形已經改成了後來的通行字,但依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字形,這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判斷其爲孔壁中書本的重要依據。隸古定本《古文尚書》和今本《古文尚書》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可以推斷今本《古文尚書》就是孔安國所傳《古文尚書》的真本,當然大部分字形已經改成了後來的通行字,但不是魏晉人所僞造的。《古文尚書》的《五子之歌》是所謂25篇僞古文之一,現在證明了《五子之歌》是真實不僞的,那麽25篇所謂《僞古文尚書》都是真實不僞的,這是自然的邏輯。由於《唐寫本隸古定<尚書>殘卷》保留的一些先秦古字形與戰國時代的楚簡字形和用字習慣相合,所以可以合理推斷隸古定本《尚書》的孔壁中書原本是用先秦楚系文字寫成的。
出处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81-94,共14页
Journal of the Studies on Chinese Classics and Literature
作者简介
龐光華,五邑大學文學院教授(江門52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