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芪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芪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芪黄汤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泼尼松组、芪黄汤组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ITP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泼尼松组、芪黄汤组小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连续干预10 d。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PD-1^(+)、CD8^(+)PD-1^(+)、CD4^(+)PD-L1^(+)、CD8^(+)PD-L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芪黄汤组、泼尼松组的PLT、骨髓有核细胞降低,脾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黄汤组、泼尼松组的PLT、骨髓有核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8^(+)、CD4^(+)PD-1^(+)、CD4^(+)PD-L1^(+)表达升高,CD4^(+)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波尼松组、芪黄汤组小鼠外周血CD8^(+)、CD4^(+)PD-1^(+)、CD4^(+)PD-L1^(+)表达降低,CD4^(+)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黄汤可能通过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PD-1^(+)、CD4^(+)PD-L1^(+)表达水平发挥改善ITP的作用。
出处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75-977,共3页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金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MJ2017Y134) 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WZ19C3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周林(1980-),男,湖北武汉人,主治医师;通信作者:禹红,E-mail:tyhj_1316@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171

共引文献358

同被引文献4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