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以明代为背景,由四个时间段组成:洪武至天顺年间(1368—1464);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第三个时间段一共四十四回,即从第十一回到第五十四回,构成《儒林外史》的文本主体:虞博士、庄征君、迟衡山、杜少卿等主要活动于这一时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的宗旨表现得尤为鲜明,还成功塑造了鲁小姐和马二先生这两个极有深度的形象。比照历史上同一时段的科举情形,可以对相关描述获得更加亲切的理解。
                
                
    
    
    
    
                出处
                
                    《科举学论丛》
                        
                        
                    
                        2022年第2期74-89,共16页
                    
                
                    Journal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文化与明清知识体系研究”(16JJD750022)成果
            
    
    
    
                作者简介
陈文新,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明代诗学和科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