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成都艺术空间的地方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一个艺术家组织近四年里围绕成都展开的在地行动,聚焦于他们对自身与此地之关系的试探、实验和呈现,着重讨论了其行动中的“返回”,认为“返回”是他们确立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这些艺术家将成都作为行动的空间,一面在后现代语境中解构既有话语对此地的命名,一面追问其特殊性、地方性,最终通过自身肉身的反复返回使得此地得到确认。
作者 周莉娟
出处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17-132,共16页 Literry Anthropology Studies
作者简介 周莉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4):26-32. 被引量:46
  • 2海波,汝成.“后现代进程中的美国文学”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5(3):158-159. 被引量:2
  • 3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1977),林泰译,赵毅衡.《符号学》,百花支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512页.
  • 4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5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6Baldick, Chris.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 7Bertens, Hans. Postmodern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Intrusion of Language [A]. Matei Calinescu and Douwe Fokkema (eds.).Exploring Postmodernism [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 s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 139 - 159.
  • 8Cook, Guy.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 9Coover, Robert. The Babysitter [M]. in Hu Quan Sheng(eds.). Selected Readings in 20th - Centur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Postmodernism [M]. Shanghai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320 -345.
  • 10罗钢.《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共引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