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与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必然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必然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引领,在遵循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下必然出现的文明形态。“阶段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从初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彰显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舶来与借鉴: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环境保护成为我国基本国策(1972年—2002年)”“反思与创新:在科学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2002年—2012年)”和“超越与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2012年以后)”三个阶段。
出处 《世纪桥》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Bridge of Century
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西部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22年度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与阶段性研究”(XBST2022-YB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海静(1996-),女,四川乐山人,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李俊高(1986-),男,四川达州人,副教授,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5

  • 1解保军.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5):34-38. 被引量:19
  • 2韩民青.新工业化:一种新文明和一种新发展观[J].哲学研究,2005(8):109-115. 被引量:8
  • 3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载于2006年9月25日《学习时报》.
  •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载于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 5[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5卷第272页.
  • 7[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 8韦建桦.《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载于俞可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6卷,第878页.
  • 10丹尼尔·A 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共引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