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涉及人的解放问题、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等问题的研究,也有关于历史地位及内在逻辑问题的探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系统把握,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基础性意义。
作者
张琳玥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年第1期142-148,共7页
Journal of Marxism Studies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法哲学批判
宗教观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简介
张琳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张艳萍.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例[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6):94-97.
被引量:5
2
闫红波.
试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思想[J]
.学理论,2013(34):86-87.
被引量:1
3
崔予姝.
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概念辨正及启示[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2):221-224.
被引量:1
4
张立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在逻辑及批判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2018,0(4):63-69.
被引量:7
5
沈越.
论古典经济学的市民性质——马克思市民理论再探讨[J]
.经济研究,2013,48(5):141-153.
被引量:12
6
牛苏林.
从“鸦片论”、“幻想论”到“掌握论”——辨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石[J]
.世界宗教文化,2012(6):23-29.
被引量:4
7
熊久勋.
马克思早期批判解析——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析[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3):17-20.
被引量:3
8
孙要良.
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三个经典命题的重新认识[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5(3):53-58.
被引量:10
9
高奎明,吕书楠.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中国梦”的人性基础[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9):55-57.
被引量:1
10
张振鹏.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初奠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77-8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2
1
沈越.
“资产阶级权利”应译为“市民权利”[J]
.天津社会科学,1986(4):29-34.
被引量:4
2
俞可平.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
.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2
3
沈越.
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J]
.经济研究,1988,23(2):19-26.
被引量:1
4
沈越.
“市民社会”辨析[J]
.哲学研究,1990(1):44-51.
被引量:7
5
奚兆永.
《“市民社会”辨析》的辨析[J]
.哲学研究,1990(5):31-36.
被引量:4
6
何增科.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67-81.
被引量:270
7
方朝晖.
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82-102.
被引量:77
8
张文木.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权──重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1-93.
被引量:6
9
仰海峰.
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J]
.东岳论丛,2005,26(2):34-41.
被引量:1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共引文献
107
1
谷佳媚,邵潇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政教育意蕴及启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87-90.
2
王艳秀.
《论犹太人问题》的政治解放批判及其与“人的解放”之对勘[J]
.浙江学刊,2021(3):31-38.
3
谭兴林.
《神圣家族》中群众史观的逻辑论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隐喻[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3,9(4):72-80.
被引量:1
4
王俊博.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构——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分析[J]
.政治经济学报,2021(1):106-123.
5
纪萍萍,周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重批判及其当代意义[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1):123-128.
被引量:4
6
陈慧.
黑格尔哲学和宗教观探析[J]
.南国博览,2019,0(2):92-93.
7
汪恩乐.
论基督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J]
.金陵神学志,2008,0(2):96-105.
被引量:1
8
冯今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点思考[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9-104.
被引量:7
9
高琳.
政治经济学:理解马克思宗教观演变的切入点[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9-10.
10
秦秋.
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在我国引起的争鸣及其意义[J]
.东岳论丛,2009,30(10):144-147.
被引量:1
1
李春华,张燕妮.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6(4):5-14.
被引量:3
2
赵硕.
系统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格局,抓好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性建设[J]
.时代人物,2020(30):101-101.
3
王越英.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现实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109-110.
4
李小平.
系统把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评曾繁华、吴阳芬著《科技创新供给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2021(1):126-127.
5
罗建文,吴旋.
劳动解放:中国共产党人100年不懈的价值追求与奋斗情怀[J]
.理论探讨,2021(1):19-27.
6
李卫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批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思想教育研究,2020(11):50-55.
被引量:4
7
金惠敏.
“文学性”理论与“政治性”挪用——对韦勒克模式之中国接受的一个批判性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2020(11):48-54.
被引量:8
8
孙伟平.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J]
.中国社会科学,2020(12):119-137.
被引量:378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