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身体音响”:清末民初义务戏演出及戏曲艺人的主体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慈善义演作为近代社会—政治的独特产物,在清末民初荒灾募捐的背景下蓬勃而生,义务戏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戏曲艺人以其身体作为“传播媒介”穿梭于舞台戏馆与大街小巷之中,带来了清末民初独特的艺术现象,也促发了新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戏曲艺人在演出时往往化身为“身体音响”,对赈灾募捐起到推动的作用。义务戏构建起特定的“场域”,彰显戏曲艺人的主体性,此一主体性既可见出清末民初义务戏演出的独特性,亦可由此主体性的生成变化见出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态势。
出处 《南大戏剧论丛》 2022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8

  • 1.《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 2.《疑案来函大意》补充[N].《京话日报》,第692号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十.
  • 3《桐城吴紫英女士创办女子国民捐》,《京话日报》,第577号
  • 4专件:《女子国民捐简章》,《大公报》,1906年4月10日,第1350号.
  • 5要件:《吴芝英女士致上海总商会公函》,《大公报》,1906年4月6日,第1346号.
  • 6演说:《国民捐没有勒派的举动》,《京话日报》,第394号.
  • 7本京新闻:《镶黄旗的国民捐》,《京话日报》,第634号.
  • 8要紧新闻:《河南的国民捐出了阻力》,《京话日报》,第640号.
  • 9彭翼仲.《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48页,1913年.
  • 10专件:《京榆铁路同人公办国民捐原启》,《大公报》,1906年3月8日,第1317号.

共引文献267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