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身体音响”:清末民初义务戏演出及戏曲艺人的主体性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慈善义演作为近代社会—政治的独特产物,在清末民初荒灾募捐的背景下蓬勃而生,义务戏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戏曲艺人以其身体作为“传播媒介”穿梭于舞台戏馆与大街小巷之中,带来了清末民初独特的艺术现象,也促发了新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戏曲艺人在演出时往往化身为“身体音响”,对赈灾募捐起到推动的作用。义务戏构建起特定的“场域”,彰显戏曲艺人的主体性,此一主体性既可见出清末民初义务戏演出的独特性,亦可由此主体性的生成变化见出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态势。
作者
于净然
施旭升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处
《南大戏剧论丛》
2022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义务戏
身体传播
主体性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贾艳丽.
《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J]
.清史研究,2006(3):112-116.
被引量:10
2
张秀丽,岳鹏星.
剧资兴学:清末京津地区慈善义演的发源[J]
.音乐传播,2017(1):29-32.
被引量:12
3
曹晓华.
晚清改良新戏和女学的互动——以《惠兴女士传》和《女子爱国》为中心[J]
.现代中文学刊,2017(2):89-96.
被引量:3
4
李爱勇,岳鹏星.
演戏助赈:上海地区慈善义演的出现[J]
.音乐传播,2017(2):64-68.
被引量:12
5
刘海龙.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J]
.国际新闻界,2018,40(2):37-46.
被引量:241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2
.《疑案来函大意》补充[N].《京话日报》,第692号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十.
3
《桐城吴紫英女士创办女子国民捐》,《京话日报》,第577号
4
专件:《女子国民捐简章》,《大公报》,1906年4月10日,第1350号.
5
要件:《吴芝英女士致上海总商会公函》,《大公报》,1906年4月6日,第1346号.
6
演说:《国民捐没有勒派的举动》,《京话日报》,第394号.
7
本京新闻:《镶黄旗的国民捐》,《京话日报》,第634号.
8
要紧新闻:《河南的国民捐出了阻力》,《京话日报》,第640号.
9
彭翼仲.《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48页,1913年.
10
专件:《京榆铁路同人公办国民捐原启》,《大公报》,1906年3月8日,第1317号.
共引文献
267
1
陈子韵,高汝东.
短视频时代汉服文化的身体传播[J]
.新闻传播,2022(10):17-19.
被引量:5
2
申琦,王璐瑜.
当“机器人”成为社会行动者:人机交互关系中的刻板印象[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2):37-52.
被引量:56
3
仲昱洁.
消费社会中“网红”带货的身体与媒介使用[J]
.新闻研究导刊,2020,0(5):78-79.
被引量:3
4
张洁凡.
新媒体时代消费景观的视觉符号呈现[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50-52.
5
高鑫鹏.
媒介化视角下的身体实践研究:基于健身现象的考察[J]
.新媒体研究,2023,9(15):89-94.
6
谢姝.
虚拟共在:云毕业中的互动仪式链逻辑[J]
.新媒体研究,2021(2):80-83.
被引量:2
7
李惠玲.
网络中的“缺席式交往”带来的认知碎片化[J]
.新媒体研究,2020(14):76-77.
8
李岭涛,李皓诺.
全现场:场景转移趋势的诠释与展望[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3):6-9.
被引量:6
9
段鹏,文喆,徐煜.
技术变革视角下5G融媒体的智能转向与价值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29-34.
被引量:21
10
郭常英,屈霁光.
“球王”李惠堂与民国体育慈善[J]
.史学月刊,2023(5):76-84.
同被引文献
14
1
贾艳丽.
《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J]
.清史研究,2006(3):112-116.
被引量:10
2
孙玫.
清末民初梨园行赈灾义演及其它[J]
.艺术百家,2010(1):157-160.
被引量:6
3
杨原.
近代北京梨园行的义务戏[J]
.北京社会科学,2011(6):76-81.
被引量:5
4
谢欣.
从《顺天时报》看晚清义务戏的发展[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5):87-93.
被引量:2
5
郭常英,岳鹏星.
寓善于乐:清末都市中的慈善义演[J]
.史学月刊,2015(12):61-71.
被引量:22
6
黄爱华.
20世纪初期报刊传媒与新剧的传播——以《申报》学生演剧、文明新戏演出消息和广告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53(2):128-136.
被引量:6
7
张秀丽,岳鹏星.
剧资兴学:清末京津地区慈善义演的发源[J]
.音乐传播,2017(1):29-32.
被引量:12
8
朱浒.
晚清筹赈义演的兴起及其意义[J]
.史学月刊,2018(8):45-51.
被引量:14
9
郭常英,桑慧荣.
从戏单看清末政治与社会[J]
.中州学刊,2020(4):126-131.
被引量:1
10
韩晓莉.
跨界合作下的改良实践与困境——以清末京城戏曲改良中的报人和艺人为中心[J]
.北京社会科学,2020(8):75-8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郭常英,宋谦.
清末北京戏剧改良与义务戏[J]
.中州学刊,2024(4):146-1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郭常英,宋谦.
清末民初田际云与戏剧慈善[J]
.史学月刊,2024(8):40-52.
被引量:1
1
林美因.
新媒体视域下传播研究中的身体问题意义探讨[J]
.新闻前哨,2022(20):11-12.
被引量:1
2
赵馨茹.
身体传播视域下的“云健身”研究[J]
.科技传播,2022,14(13):147-150.
被引量:2
3
陈子韵,高汝东.
短视频时代汉服文化的身体传播[J]
.新闻传播,2022(10):17-19.
被引量:5
4
陈功,杨佳雪.
身体理论视阈下短视频中女性身体传播失范问题反思[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107-113.
5
赵佳佳.
伶人抗战:动因、活动和影响[J]
.抗战文化研究,2022(1):184-196.
6
郭常英.
回顾与展望: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发掘与研究突破[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5-14.
7
许锐.
从舞蹈的视角看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文艺精神与当代价值[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4):4-8.
被引量:7
8
张志全.
“人民戏曲”与“戏改”初期的“身体”塑造——以川剧为中心的考察[J]
.艺术学研究,2022(6):113-120.
被引量:2
9
朱燕秋.
简·奥斯汀:英国南安普顿的城市文化景观[J]
.城市学刊,2022,43(6):58-62.
10
李帆.
素描•转换——中央美术学院基础教学体验[J]
.当代美术家,2004(4):54-57.
南大戏剧论丛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