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过”做补语的三种可能式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单音动词"过"做补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可能式,本文称为"过"可能式,讨论了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普通动作动词做第一动词,"过"作为结果补语表示"超过"的语法意义,在此前提下,"过"可能式常见两个产生途径:一个是简单式加"得"和"不",另一个是自主生成,由此造成的"过"可能式,其语法功能都与第一动词一致。第二种是心理动词做第一动词一—事实上只见"信"这一个心理动词有资格做第一动词,加之"过"作为结果补语表示"通过"和"可通过的"两种语法意义,由此造成的"信得过"和"信不过"两个"过"可能式,兼具动词和形容词双重句法功能。第三种,从形式看,很像是那种"绝对地只以可能式出现的""过"可能式。但是,由于其中的"得"不表可能性,"过"也不是结果补语,因此这一句法形式徒具"过"可能式其表,实际并不是"过"可能式,而是由动词加"得过"组成的一种别具意义的复合用法。至于"得过",从用法看,不妨认为它是一个对前面动词的动作行为表示某种肯定态度的后附助词,其语用意义大体相当于"可以"。
作者 张仲霏
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2020年第2期104-112,共9页 Nankai Linguis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