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认知世界,图绘《空间》——论《空间》的整体性视野与现代性线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认知图绘”(cognitive mapping,又译“认知测绘”)是詹姆逊(Fredric R.Jameson)为应对“超空间”(hyperspace)的眩晕无序所提出的生存策略,也是陈丽为应对繁杂混乱的空间研究所秉承的研究思路。作者将具体经验与抽象概念结合,图绘出兼具整体性视野与现代性线索的空间图谱。“整体性”是一种宏观视野,体现为对各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以及将空间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释的意识。“现代性”则是一条具体线索,它贯穿于空间观念对审美风格的影响之中,并成为理解“第三空间”的重要面向。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侧重对“第三空间”(third space)与“超空间”等概念的相似性的解释,而未能系统地分析诸种概念的差别,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作者 郭风华
出处 《文化与诗学》 2021年第1期293-303,共11页 Culture and Poetics
作者简介 郭风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张庆熊.西方技术文化时代的问题和出路——思考罗蒂在复旦大学讲演的深层含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89-93. 被引量:7
  • 2F.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60.
  • 3利奥塔著,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 4F.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29.
  • 5F. Lyotard, Instructions paiennes (Paris: Galilee, 1977) 39.
  • 6F. Lyotard, The Differend: Phrases in Dispute, translated by George van den Abbeel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179.
  • 7理查德·罗蒂著,张国清译.《后形而上学的希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 8F.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65 -66.
  • 9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 10利奥塔著.《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共引文献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