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汤因比“文明形态史观”视阈下的金庸小说
被引量:
1
Reading Jin Yong’s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ynbee’s “Historical View of Civilization Fo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庸的小说涉及大量的民族斗争书写,既往的学者往往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则将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模式嵌入"文明发展形态四阶段说",借此重述金庸小说中的民族关系。金庸所肯定的理想的文明形态是:无论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无论哪一种文明,都应该积极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方挑战,这样才能获得发展与新生。金庸的文明史观明显受到汤因比的影响,这种合理、进步的历史观对于当代中国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
华珉朗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9年第2期72-80,共9页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汤因比
文明史观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华珉朗,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卢敦基.
论金庸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J]
.浙江学刊,1999(6):127-132.
被引量:4
2
汪正龙.
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J]
.文学评论,2018(6):174-182.
被引量:15
3
孔庆东.
论金庸小说的民族意识[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5):135-139.
被引量:15
4
韩云波.
论金庸小说的新法家文化形态[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2):90-103.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李爱华.
大陆金庸研究二十年[J]
.浙江学刊,1999(2):125-130.
被引量:7
2
徐岱.
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J]
.文艺理论研究,1998(4):15-28.
被引量:25
3
吕进,韩云波.
金庸“反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类命运[J]
.文艺研究,2002(2):65-73.
被引量:26
4
韩云波.
“三大主义”: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2):63-69.
被引量:43
5
韩云波,何开丽.
再论金庸“反武侠”:终结还是开端[J]
.江汉论坛,2006(12):130-134.
被引量:11
6
崔瑞德 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738-739.
7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62.
10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共引文献
44
1
韩云波.
金庸小说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
.浙江学刊,2021(3):12-23.
被引量:5
2
张建伟,王琦.
论赵景良编《忠义集》中诗与史的关系[J]
.中国诗学研究,2024(1):141-152.
3
温兆海,杨柳青.
异域见证与帝国书写——朝鲜使臣麟坪大君与李尚迪燕行诗比较研究[J]
.华夏文化论坛,2022(1):351-360.
4
黎明.
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148-153.
被引量:6
5
胡旭东,周舒.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蒙古形象[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33-35.
被引量:3
6
许兴阳.
大陆2000-2006年金庸小说研究述评[J]
.菏泽学院学报,2008,30(3):36-44.
被引量:7
7
惠转宁.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定位争论及思考[J]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3):43-48.
被引量:1
8
黄大军,伊彩霞.
塞外迷情 荒漠孤女——论金庸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的叙事张力[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9):50-52.
被引量:1
9
付春江.
试论金庸“大中华”民族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1):73-74.
10
艾杨柳.
论金庸小说中的和谐精神[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15-1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6
1
龙娟.
变异学视域下的中西侠士复仇小说研究——以《连城诀》和《基度山伯爵》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308-321.
被引量:1
2
龙雍生.
儒家观念人物与儒家个性人物——金庸小说儒侠人物个性美的演进[J]
.小说评论,2007(S1):171-174.
被引量:2
3
韩云波.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50-156.
被引量:66
4
胡雪峰.
儒家文化视角下金庸小说侠义精神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探析[J]
.时代文学,2009(8):7-8.
被引量:4
5
刘铁群.
《天龙八部》的原型分析──从《俄狄浦斯王》谈起[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80-84.
被引量:5
6
宋伟杰.
身份认同的“混杂”与文化记忆缺失症——管窥金庸的小说世界[J]
.天津社会科学,1998(2):84-88.
被引量:5
7
徐岱.
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J]
.文艺理论研究,1998(4):15-28.
被引量:25
8
卢敦基.
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过程中的重要转变[J]
.浙江学刊,1997(6):92-95.
被引量:9
9
刘再复.
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
.当代作家评论,1998(5):19-24.
被引量:45
10
陈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J]
.当代作家评论,1998(5):25-31.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
1
熊敏.
金庸小说武侠意识形态研究的学术建构与学术思辨[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2):81-9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熊敏.
金庸小说的现代性研究与学术建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54-63.
被引量:5
2
钱才芙.
新主流语境下电影类型的多向度探索--以电影《八佰》为例[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1(3):97-100.
被引量:2
3
冉雪.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研究现状与思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138-151.
被引量:11
4
张梦楠.
中国侠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报告[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83-101.
被引量:3
5
熊敏.
中国英雄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报告[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102-116.
被引量:6
1
李文鹏.
消失的光环——从《哀悼基督》探析卡拉瓦乔艺术中的人文精神[J]
.荣宝斋,2020(3):252-259.
2
周可真.
管理哲学视域中的儒学和后现代新儒学——兼评多元发展中的新儒学[J]
.江海学刊,2020(1):50-55.
被引量:1
3
周可真.
管理哲学视域中的儒学和后现代新儒学[J]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37(2):201-20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