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历史文化传承趋势明显,对文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在对外进行文物展示时,普遍选择使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影视图像或视频详细介绍文物的来历和历史故事,使得博物馆文物变得更加生动提高人们对文物的探知欲。本文笔者将对如何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进行探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
赵靓靓
机构地区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出处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第11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文物
数字化保护
策略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作者简介
赵靓靓(1982-),男,本科,馆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杜文娟.
浅谈文物数字化保护[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23):102-104.
被引量:7
2
文志平.
浅谈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信息处理[J]
.神州民俗,2010(10):4-6.
被引量:4
3
梁晓钗.
浅谈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J]
.收藏界,2019,0(3):60-6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徐永芳.
浅谈计算机应用于文物考古中的信息安全[J]
.艺术科技,2005,18(3):37-38.
被引量:1
2
周大庆.
我国文物管理制度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2):62-64.
被引量:11
3
吴新.
文物信息资料网络化管理[J]
.科技信息,2009(10):172-172.
被引量:5
4
徐楷亮.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江汉石油科技,2006,16(2):74-75.
被引量:8
5
魏利伟,李文武,刘俊华.
国内外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现状及趋势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16(6):91-96.
被引量:16
6
冯乃恩.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108-123.
被引量:108
7
张江龙.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及虚拟展览研究[J]
.中国博物馆,2017(4):88-92.
被引量:33
8
王平,秦丽荣,朱芊晔.
关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
.才智,2018,0(18):216-217.
被引量:7
9
郑自来,方勤.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J]
.武汉文博,2006(3):3-6.
被引量:2
10
汪岚,李浩.
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数字化[J]
.武汉文博,2009,0(2):31-3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
1
高震,朱仲华.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数字化保护研究和实践[J]
.东方考古,2023(1):580-593.
2
黄秋儒,殷俊,吴垠.
经济型数字化博物馆展示建设研究——以无锡博物院360度全景虚拟展示为例[J]
.装饰,2015(5):102-104.
被引量:11
3
张杰奎.
“互联网+”时代数字博物馆建设初探[J]
.无线互联科技,2018,15(8):117-118.
被引量:2
4
马琛.
试谈新时期石质文物保护的新方式——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石刻文物三维数字化扫描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58-61.
被引量:8
5
车孟杰.
“共建人文湾区”背景下的佛山数字博物馆建设[J]
.文化产业,2020(6):19-21.
被引量:2
6
孙治国.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研究[J]
.丝路视野,2019(8):11-12.
7
侯韶鹏.
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8):146-147.
被引量:4
8
宋晓杰,刘其军,龚海涵,朱利明,周德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桥评估中的应用[J]
.安徽建筑,2022,29(4):176-178.
被引量:1
9
郑晓宏.
基于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的相关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8):33-36.
10
周宇,尚稳齐,钟博超,龚钰轩,甘露一.
徽州遗产拱桥修护研究现状[J]
.黄山学院学报,2023,25(3):67-72.
同被引文献
9
1
翁煌.
三星堆文物在文创产品中的创造性转化策略研究[J]
.创意设计源,2022(3):58-61.
被引量:5
2
江牧,王冠.
食品包装中平静技术设计的用户感知研究[J]
.创意设计源,2022(1):17-21.
被引量:1
3
杨向明.
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J]
.中原文物,2006(1):93-96.
被引量:59
4
秦晓珠,张兴旺.
数字孪生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J]
.情报资料工作,2018,39(2):103-111.
被引量:92
5
卢世主,郭雨晴.
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旧址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J]
.包装工程,2021,42(14):47-55.
被引量:9
6
刘曼齐.
有关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技术能力体系建设[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4):223-225.
被引量:8
7
赵丰.
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开放共享的博物馆数字融合[J]
.中国博物馆,2022(3):109-115.
被引量:17
8
王慧乐,李姗姗,周剑.
基于元宇宙的非遗传承保护与传播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22(12):41-44.
被引量:6
9
邓玉格.
媒介可供性视域下元宇宙赋能文博藏品活化传播进路[J]
.出版广角,2024(11):55-5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倪晓彤,高家骥,程威龙,王佳琪.
基于数据感知的数字孪生沈阳故宫文物数据建设研究[J]
.创意设计源,2024(1):51-56.
被引量:2
2
杨璐妃,陈跃.
基于元宇宙的文化遗址数字化传播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24(22):54-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赵光辉.
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4):55-62.
2
吕计瑞,何剑光,崔明.
基于数字孪生的四维实景导航与安全预警平台设计[J]
.中国高新科技,2025(1):32-34.
3
唐子烨.
新媒体时代专题博物馆传播地域文化的路径研究——以殷墟博物馆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5,46(3):5-8.
4
马雨蒙.
数字文物的多维价值与创新传播路径——以三星堆文化为例[J]
.文化学刊,2025(5):170-173.
1
张伟红.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影像授权模式研究[J]
.数码设计,2020,9(16):51-51.
2
阴黎丽.
对无锡博物院文物数字化展示与利用的思考[J]
.东南文化,2018(S01):97-101.
3
薛富成.
论皮雕艺术价值与传承趋势[J]
.西部皮革,2020,42(5):124-124.
被引量:9
4
祝嘉禧.
4K制作背景下电视剧后期调色探究[J]
.科技传播,2019,11(21):75-76.
被引量:2
5
巢臻(整理),李文彬(整理),刘佳(整理).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东南文化,2019(S01):4-8.
被引量:1
6
黄婧,刘建宇,曲亮,雷勇.
图像建模拍摄方法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文博,2020(5):92-99.
被引量:10
7
刘广辉,赵静,贡学安,邓廷起,南竣祥,李海泉.
文物精细模型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测绘地理信息,2020,45(5):174-176.
8
刘强.
肝脏结核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55-256.
9
游越.
信息时代下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探讨[J]
.今古文创,2020(24):87-88.
被引量:1
10
葛秀支,刘倩霖.
打开图像的多重路径——“理解图像”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艺研究,2020(5):158-160.
被引量:2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