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赫金理论的中国问题——兼论中国问题研究的新模式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巴赫金的理论极具阐释空间。在中国,巴赫金的理论资源不仅丰富了文艺理论、文学批评、民间文化等领域,还为"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China Questions of WesternCritical Theory)"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聚焦刘康的"文化转型理论"以及在"文化转型理论"框架下探讨的三个"中国问题",一窥巴赫金理论资源的巨大潜能,并兼论中国问题研究的新模式。
作者
张俊丽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关键词
巴赫金理论
文化转型理论
中国问题
中国问题研究新模式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G0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张俊丽,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5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刘康.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一个思想史的角度[J]
.社会科学,2020(4):160-173.
被引量:26
2
陶东风.
新“十批判书”之三——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J]
.文艺争鸣,1993(6):10-21.
被引量:48
3
邴正.
新“十批判书”之四——牛虻与鸣蝉的两难——拜金主义文化批判与文化人的自省[J]
.文艺争鸣,1993(6):22-29.
被引量:2
4
著名学者张汝伦谈──大众文化霸权与文化生态危机[J]
.探索与争鸣,1994(5):21-24.
被引量:7
5
陈晓明.
填平鸿沟,划清界线——“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J]
.文艺研究,1994(1):42-55.
被引量:8
6
孙正聿.
90年代中国的文化冲突[J]
.社会科学战线,1993(5).
被引量:5
7
王元化,徐中振.
对文化市场的一些看法──王元化教授访谈录[J]
.探索与争鸣,1994(7):34-37.
被引量:2
8
洪朝辉.
“中国特殊论”颠覆西方经典[J]
.上海采风,2006(10):78-79.
被引量:1
9
警惕“中国特殊论”[J]
.廉政瞭望,2010(20):50-50.
被引量:1
10
刘康,颜芳.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刘康教授访谈[J]
.学术月刊,2020,52(2):176-18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曾军,刘晓静.
文化镜像与学术奇观——2006年度人文学术热点透视[J]
.社会科学,2007(1):147-155.
被引量:5
2
陈晓明.
中国文化的双重语境[J]
.文艺研究,1993(1):46-48.
被引量:4
3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刘康.
关键时刻的语境大串联——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3):75-81.
被引量:20
4
徐敬亚.《圭臬之死》,《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6期.
5
F·杰姆逊.《On Golf marts Frame Analysis》.载《理论与社会》,1976年春季号,第130-131页.
6
让-弗朗索瓦·列奥塔德.《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前言部分.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4年英文版.
7
赵一凡译,见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第2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
王宁译,见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第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9
朱立元.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演进与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8,0(11):74-90.
被引量:21
10
刘康.
美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知识谱系学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19,0(5):11-1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2
1
汪一辰.
萨特和波伏娃的中国行及其理论意义[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1):331-343.
2
曹培鑫,薛毅帆.
“保卫文化”: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批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2):173-186.
被引量:3
3
刘欣.
找寻事件的独特性——刘康的理论生产及其中国问题[J]
.文艺论坛,2023(4):31-34.
4
韦丁文,刘康.
当代英美人文学术动向——刘康教授访谈录[J]
.文艺论坛,2023(4):26-30.
被引量:2
5
李今.
双重视野下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践——从赵稀方《翻译与现代中国》谈起[J]
.学术评论,2020(6):59-65.
6
易吉林,孙照勇.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湖南农机,2007(11):90-91.
被引量:3
7
马琳,尹慧慧.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诗性品格[J]
.当代文坛,2001(2):3-6.
被引量:1
8
杨宏庭,宁俊红.
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内涵的检讨[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95-98.
被引量:2
9
张捷鸿.
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述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0-33.
被引量:4
10
陈润兰.
怀疑与警觉: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脐带——论韩少功与鲁迅的现代性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4):40-43.
被引量:3
1
李松.
交往对话、文化转型与平行比较:巴赫金理论的中国接受[J]
.中国比较文学,2021(4):45-55.
被引量:1
2
李玮.
“中国问题”研究的新结构——论刘康的《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它们的西方同行》[J]
.华夏文化论坛,2021(2):358-366.
3
本刊记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张梅(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就与历史经验--访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1):5-13.
被引量:3
4
粤澳杯广东队实现六连冠,省篮协助恩平学子健康成长[J]
.体育风尚,2022(6):28-32.
5
国新办举行《“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J]
.职业,2022(3):11-14.
6
何宛昱,何家旭.
陈翰笙在太平洋国际学会任职时期的中国问题研究[J]
.理论与史学,2020(1):72-84.
7
刘天骄.
从形式功能角度看《活着》的叙事沧桑[J]
.黑河学院学报,2022,13(2):137-139.
8
郭聪颖.
《无伤时代》中的晴雨隐喻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5):122-124.
9
盛阳,史安斌.
从解构“文化政治”到建构“政治文化”——媒介研究的中国问题[J]
.华夏文化论坛,2021(2):350-357.
10
胡睿洁.
现代社会的多棱镜——评鲁敏《荷尔蒙夜谈》[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5):125-127.
华夏文化论坛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