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地方”通达“民族国家”——论抗战时期李岳南的故乡风景书写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战内迁提供了时人思考地方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契机。战时流徙大后方的诗人李岳南,通过书写故乡河北的地方风景,建构起了地方与民族国家的横向联系。他以“回望”故乡的主体行动,穿行于地方风景与历史记忆中,获得对“历史—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其“怀乡”的目的是经由承载个体经验和地方风景的故乡通达同一性的民族国家,进而发起对“新的世界”的期盼和想象。
作者
邱域埕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
关键词
李岳南
故乡
地方风景
民族国家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邱域埕,男,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0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段从学.
现代新诗的国家想象:从“地图中国”到“土地中国”[J]
.文艺争鸣,2017(8):75-8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段从学.
在辩驳中展开的异质现代性:平原诗社的成都书写[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03-110.
被引量:1
2
段从学.
作为大后方文学中心意象的“路”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发生[J]
.学术月刊,2019,51(7):128-137.
被引量:8
3
郭忠华,陈奕锟.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地理想象——基于清末地理教科书的分析[J]
.学术月刊,2021,53(9):203-216.
被引量:2
4
李朝平.
“中国的马里内蒂”--鸥外鸥1930年代的未来主义诗歌实践[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3):135-151.
被引量:2
5
周水寿.
“重回荒芜”:论臧海英诗中的土地想象[J]
.德州学院学报,2025,41(1):92-99.
6
张定华.
现代新诗对“中国形象”的多角度建构[J]
.文艺评论,2025(1):51-60.
1
刘德斌.
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09-120.
被引量:2
2
李冰冰,谢健.
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区域城镇化——以近代北碚地区为例[J]
.城市史研究,2021(1):128-147.
3
庄焕阳.
实寄封见证福建最早中等学校的抗战内迁[J]
.集邮博览,2022(8):74-75.
4
汪欣.
试论网络穿越小说中的民族国家想象[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10):102-105.
5
罗泰琪.
抗战内迁工厂区猫儿石旧事[J]
.红岩春秋,2022(9):52-57.
6
冯旺舟.
全球化时代资本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多面性——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辨析[J]
.哲学动态,2022(3):5-15.
被引量:2
7
欧阳泉华.
做好军队的“大后方”[J]
.中国退役军人,2022(10):62-63.
8
在还原的基础上复活老街[J]
.重庆建筑,2022,21(11):46-46.
9
李竞恒.
汉字,将中国凝聚为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J]
.学习之友,2022(11):38-39.
10
方清云,蒋正红.
文化重构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基于粤东畲族“招兵节”的人类学考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11):73-79.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