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期初期,“家庭”得到了重新的解释和定义,并作为人性的载体出现在文学文本当中。在话语层面,返场后的“家庭”处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对国家话语既有服从又有冲击,对个人话语既有修复又有建构。在这个话语转型期,“家庭”承担起调和的功能,一方面动摇了国家与个人紧密的同构关系,另一方面调解了二者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这一时期的“家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不仅促使个体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转向在多元对话中建构自我,还推动文学在延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同时,开启了现代化民主化想象的书写,引入了新的价值评价标准。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革命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8AZW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顾萌萌,女,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广州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