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叔同(弘一)与鲁迅之比较——基于佛教文化修养维度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叔同生于佛教家庭,中年由断食入佛,修行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净土为果;他以艺弘道,创作散文、诗词、联语、书法等,开显诗性佛法。鲁迅生于儒化家庭,受民间佛教影响,坚持现代科学与人文思想,以“立人”立场摄取佛教,作品具有苦感体验、慈悲情怀、空性慧悟、观心意识、精进品格,取材与语言亦有佛家色彩,属于新文化与佛教的融汇与再造。在价值重构的语境下,李叔同返本守正,鲁迅古为今用,二人皆有成就,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国现代性的复杂与张力。童年经验、修养方式、文学创作是造成两者差异的重要原因。两者之比较对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研究与当下文化建设皆有镜鉴价值。
作者 任传印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23年第4期98-10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百年中国佛教文学的现代性研究(1912—2016)”(项目编号:17CZW049)
作者简介 任传印,男,文学博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5

  • 1徐小蛮.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及其研究价值[J].鲁迅研究动态,1987(8):4-10. 被引量:19
  • 2竹内好 李心峰译.《鲁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47页.
  • 3周作人.《鲁迅的故家》[A]..《鲁迅回忆录》(专著)(中)[C].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1052页.
  • 4.《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A]..《鲁迅全集》第3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5.《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430页.
  • 6.《〈奔流〉编校后记(三)》[A]..《鲁迅全集》(7)[C].,.第163页.
  • 7《〈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卷,43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 8.《门外文谈》[A]..《鲁迅全集》6卷[C].,.100页.
  • 9.《为了忘却的记念》[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2页.
  • 10.《杂感》[A]..《黄遵宪集》[C].,.第89页.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